微塑料|陈根:每人每周摄入的5克微塑料,正在掀起一场健康危机

微塑料|陈根:每人每周摄入的5克微塑料,正在掀起一场健康危机

文章图片

微塑料|陈根:每人每周摄入的5克微塑料,正在掀起一场健康危机

文/陈根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认为 , 微塑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人造灾难之一” 。 事实的确如此 , 因为微塑料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在自来水里 , 人们买的食物 , 穿的衣服 , 甚至是呼吸的空气中 。 最大的微塑料肉眼可见 , 大小不足0.5厘米 。 但更多的微塑料则很小 , 小到像灰尘一样被人们吸入或和食物一起吃下去 。
事实是 , 每个人每周、每天甚至每餐都会摄入微塑料 , 而这些微塑料也正在改变我们的身体 , 危害人类的健康 。 遗憾的是 , 从现代生活里消除微塑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 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少微塑料的摄入 。

什么是微塑料?
当前 , 许多人对微塑料(microplastic)的认知还只限于微塑料的大小和尺寸上 , 即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 。
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 , 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RichardThompson教授正式提出的 。 自此以后 , 无处不在微塑料开始被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深海中;北极雪和南极冰中;贝类、盐罐、饮用水和啤酒中;飘在空中 , 又或随着雨水飘落在高山和城市中 。
对微塑料的研究 , 最早集中在研究个人护理用品中发现的塑料微粒、在压模成产品之前逸出的原始塑料颗粒 , 以及废弃瓶子和其他大型塑料废弃物中慢慢释放出的塑料碎片 。 而所有这些微塑料都会被冲入河流与海洋中:2015年 , 海洋学家估计全球水面漂浮着15万亿至51万亿个微塑料颗粒 。
而为了建立对微塑料更深入的了解 , 近年来 , 研究人员还从材料、成分等方面复刻出了微塑料的真实模样 。 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的一篇文章指出 , 目前大多数关于微塑料的毒理学研究使用的是聚苯乙烯珠 。 这是一种常见的量产材料 , 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的官能团 , 但它们与真实环境中的微塑料并不一致 。
美国贝勒大学(BaylorUniversity)环境科学教授ChristieSayes表示 , 他们在海水或环境水样中发现的微塑料往往是“锯齿状、边缘锋利的碎片” , 即便是实验室里有意将塑料餐具搅碎制造而来的微塑料也不是聚苯乙烯珠那样的规整球形 。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环境毒理学家StephanieWright也表示 , 她在空气中检测到的大多数微塑料颗粒也都是碎片 , 而非球体 。
值得一提的是 , 对于纳米粒子来说 , 形状和锋利边缘的数量会影响其毒理学特性 。 具有更多锋利边缘的颗粒 , 在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过程中表现得更明显 。 有研究发现 , 细长而坚硬的纤维碳纳米管可以在小鼠体内引发与致癌物石棉相同的病理反应 。
另一项2015年的研究则显示 , 六边形纳米金颗粒比圆形和三角形的颗粒更容易进入上皮细胞 , 造成的细胞质量负担也更高 。 因此 , 微塑料的形状不应被忽略 , 这很有可能是决定其危害性的重要因素 。
从微塑料的复杂成分来看 , PMMA、PP、PE、PET、PS都是常见的塑料制品成分 。 PMMA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 , 俗称亚克力 。 许多植入型医用材料 , 包括口腔科和骨科的耗材中都含有PMMA成分 。 PP是聚丙烯 , 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零件 , 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 PE是聚乙烯 , 主要用于食品包装 , 如水果、蔬菜 , 超市采购回来的半成品都是用的PE保鲜膜 。 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可乐瓶、矿泉水瓶制作的主要原料 。 PS为聚苯乙烯 , 热塑性塑料 , 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温度的塑料杯、一次性泡沫饭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