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 | 常见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报告应该怎么看?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公众应主动进行体检 , 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 , 并接种肝炎疫苗 。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 其发病率之高、传染性之强、危害之大 , 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 此外 , 病毒性肝炎若控制不佳 , 还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 , 甚至肝癌 。
目前比较明确的病毒性肝炎有5种 , 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 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 下面主要介绍4种常见病毒型肝炎的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
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 ,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HAV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 , 通过胆汁经肠道从粪便排出 。 HAV可分7个基因型 , 我国分离的HAV均为I型 , 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 目前 , 临床主要通过检测抗HAV-IgM(免疫球蛋白M)和抗HAV-IgG(免疫球蛋白G)对甲型肝炎进行诊断 。
【正常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阴性 。
【异常结果解读】
抗HAV-IgM在疾病早期为阳性 , 3个月后转阴 , 是诊断急性甲型肝炎的血清标志物 。 抗HAV-IgG出现较抗HAV-IgM稍晚 ,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几乎可终身存在 , 阳性则表示过去曾感染过HAV , 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了 , 可用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A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 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 人感染HBV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 形成3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 , 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 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 ,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1~2个月在血液中出现 , 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 , 也可能长期存在 。
【正常结果】
ELISA:阴性 。
【异常结果解读】
HBsAg阳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也可从许多乙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中测出 , 如唾液、精液、乳汁及阴道分泌物等 , 具有传染性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抗-HBs是人体针对HBsAg产生的中和抗体 ,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表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 抗-HBs一般在HBsAg转阴后出现 , 是疾病恢复的开始 , 可持续存在多年 , 其滴度与特异性保护作用相平行 。
【正常结果】
ELISA:阴性 。
【异常结果解读】
抗-HBs阳性:既往曾感染过HBV , 现已恢复 , 且对HBV有一定的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抗-HBs单项阳性 , 表明接种成功 , 已产生免疫力;被动性获得抗-HBs , 如接受高效免疫球蛋白或输血治疗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 , 由感染的肝细胞分泌入血 , 在血液中可游离存在 。 HBeAg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
【正常结果】
ELISA:阴性 。
【异常结果解读】
HBeAg阳性:患有乙型肝炎 , 常在HBsAg阳性的血清中检出 , 属于“大三阳” , 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HBeAg和HBsAg均阳性的孕妇可将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给新生儿 , 阳性率达70%~90% 。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
抗-HBe是HBeAg的对应抗体 , 但它不是中和抗体 , 没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 抗-HBe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过程中 , 持续时间较长 , 抗-HBe和HBeAg一般不会同时阳性 , 抗-HBe出现 , HBeAg即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