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有了新靶标!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发布

本文转自:文汇报
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有了新靶标!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发布
文章图片
日前 , 采访人员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悉 , 该院郑加麟教授和夏骁寰研究员团队首次发现了肺动脉高压疾病进展与神经认知功能变化间的关系 , 提出了肺脑轴复杂双向互作的重要理念 , 为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 并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早期诊断与干预的重要性 。
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刊物《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
肺动脉高压(P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血管压力逐渐增加的综合征 。 其特征是进行性呼吸急促、疲劳和生活质量下降 , 如运动不耐受、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 。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 , 慢性心肺部疾病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认知障碍有关 。 据报道 , 肺动脉高压患者伴有炎症和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 然而 , 这些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存在障碍或异常尚不清楚 。
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有了新靶标!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发布】针对上述问题 , 研究团队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问卷分析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收治31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15例对照者的认知障碍表现 , 并研究了认知功能功能障碍与肺动脉高压发病风险、严重程度和临床恶化事件之间的关系 。
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有了新靶标!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发布
文章图片
结果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 , 该障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MMSE和MoCA总评分可独立预测发病风险和预后表现 。
该研究工作首次发现了肺动脉高压疾病进展与神经认知功能变化间的关系 , 提出了肺脑轴复杂双向互作的重要理念 , 为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 并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早期诊断与干预的重要性 。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郑加麟教授、夏骁寰研究员 , 第一作者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袁平副研究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