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西部丨乡村振兴看岐山“一碗面”“一瓶醋”的产业跃升之路

本文转自:西部网
乡村振兴看西部丨乡村振兴看岐山“一碗面”“一瓶醋”的产业跃升之路
文章图片
臊子面
西部网讯(采访人员鲁鹏飞)“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 , 一碗岐山臊子面深受陕西人的热爱 , 酸辣爽口的味道成为了正宗的代名词 。 近年来 , 岐山县把做大“一碗面”经济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 , 坚持臊子面、擀面皮两轮驱动、三产齐抓 。 围绕“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 , 延链补链强链 , 引领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 , 聚力发展民俗食品产业 , 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一碗面”经济的良好局面 。
“一碗面”能做出怎样的产业大文章?在岐山“一碗面”经济的背后 , 是一场以产业谋划产业 , 聚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
乡村振兴看西部丨乡村振兴看岐山“一碗面”“一瓶醋”的产业跃升之路
文章图片
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
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一碗面”产业
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岐山臊子面 , 具有“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的特点 , 被誉为中国面食的“活化石” 。 岐山臊子面历经几千年的传承 , 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也成为“中华名小吃”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地方传统美食如何走出去 , 形成一条美食经济产业链 ,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岐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围绕“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 , 岐山县打造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面”优质原料供应基地 。 围绕面粉、调料、肉、蔬菜、水果等原料 , 岐山通过打造直供原粮基地、万亩花椒产业带、生猪养殖聚集区、直供蔬菜基地、优质水果种植园等 , 形成了“一碗面”前品味周文化 , “一碗面”中品鉴“一桌菜” , “一碗面”后品尝“一盘果”的发展格局 。 建成益店、蒲村等镇优质小麦专供基地46.7万亩 , 凤鸣、雍川等镇设施瓜菜基地9.76万亩 , 青化、枣林、蔡家坡等镇优质果品基地9.22万亩 , 发展油菜、花椒、干杂果等经济作物3.36万亩 , 打造出唐家岭、孙家等20个“一碗面”经济专业村 。
除此之外 , 岐山县为拓展创业就业渠道打造劳务品牌 , 还建成“一碗面”技创中心 , 向全县各类劳动力和创业者提供“从起点到终点”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大力开展臊子面、擀面皮、油酥锅盔、醋粉等名小吃技能培训提升 , 精心培育“西岐名吃”劳务品牌 , 举办各类名吃、烹饪培训班516期5.3万人 , 带动就业9.3万人 , 其中脱贫户3000余人 , 实现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 “西岐名吃”劳务品牌荣获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和“地方特色类劳务品牌” 。
伴随“一碗面”产业的发展 , 如何让臊子面这个地方美食向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推进 , 岐山人净宁波一直在努力让这份“家乡味道”成为“中国味道” 。 几年前 , 返乡创业的净宁波创立陕西秦忆浓食品公司 , 打造集美食体验、观光旅游、形象展示为一体的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 , 致力于臊子面的标准化生产 。
乡村振兴看西部丨乡村振兴看岐山“一碗面”“一瓶醋”的产业跃升之路
文章图片
净宁波介绍岐山臊子面产业园建设情况
采访人员在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看到 , 该公司研发的即食型岐山臊子面、料理性岐山臊子面、肉制品、五色干菜、专用汤料等产品丰富多样 , 在臊子面体验中心 , 做面、调汤、制臊子、切底菜等各个环节 , 都实现了机械化、流水线生产 。
乡村振兴看西部丨乡村振兴看岐山“一碗面”“一瓶醋”的产业跃升之路
文章图片
臊子面产品
秦忆浓食品公司以打造原产地地理标志品牌“岐山臊子面”为龙头 , 把原产地标准健康美味作为整个产业发展的主线 , 以革新现代农业 , 实施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战略 , 完成了食品工业化标准的制定 , 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认证 , 申报臊子面产业标准备案6个 , 专利3个 , 实现年产即食臊子面100万箱 , 肉制品5000吨 , 五色干菜500吨 , 专用汤料2000吨 。 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 使地域产业“一碗面”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助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