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立暑难消,立秋时节养生防病有诀窍

秋已立暑难消,立秋时节养生防病有诀窍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王甜实习生冯煜雯
策划陆丹丹
秋已立暑难消,立秋时节养生防病有诀窍】“云天收夏色 , 木叶动秋声” 。 伴随24节气中立秋的来临 , 自然界万物将从“夏长”进入“秋收” 。 然而眼下“加长版”三伏天早已过半 , 但气温仍居高不下 , 暑热似乎并未走远 。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王媛媛提醒 , 夏秋交替时节 , 更要顺应自然、合理养生 , 及时调整在夏季的一些生活习惯 , 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 畅享“天凉好个秋” 。
立秋时节是否还应注意暑湿侵袭?
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20点28分 , 俗话说 , “秋已立 , 暑难消” , 立秋虽占了一个“秋”字 , 但天气并未完全转凉 。 据天气预报 , 未来十天 , 江苏将持续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 甚至“秋老虎”到来时的闷热感要比夏季更加强烈 。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 , 在高温的作用下 , 水分持续蒸发 , 整体处于湿热的气候环境 , 让人感觉如在蒸笼之中 , 这个时候的暑湿异常严重 。 王媛媛解释 , 时下正处炎热阶段 , 汗易外泄 , 出汗增多会让体内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随汗液流失 , 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 引发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心慌甚至晕倒等症状 。 因此 , 立秋后还要继续做好防暑防湿 , 不能懈怠 。
“贴秋膘”能不能放开吃肉?怎么吃才健康?
一说到立秋 , 很多人脑海中马上就会想到一个习俗就是“贴秋膘” , 又叫作“啃秋” 。 王媛媛解释说 , “贴秋膘”印证了中医养生中“秋收冬藏”的道理 , 不少人在盛夏之时缺乏胃口 , 出现“苦夏”的情况 。 天气渐凉后 , 人们适当补充蛋白质和脂肪 , 为身体储备能量 , 提高抗寒能力 。
“西瓜虽然能在高温时节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 但是过量吃西瓜容易引起脾胃损伤 , 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 。 ”王媛媛提醒 , 经历了炎炎夏日 , 人们由于吃生冷食品 , 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 特别是脾胃虚弱者 , 切不可过分进补 , 否则会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 即中医所说的“虚不受补” 。 这时应循序渐进 , 可先补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以后再慢慢增加营养 。
立秋过后会有不少时令鲜品上市 , 尤其在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江苏 。 于是 , 很多人就大快朵颐放开吃 。 王媛媛说 , 脾胃虚寒者要“食之有度” , 不宜大补 , 不过可以搭配泻火解毒的成分同时食用 , 比如醋泡生姜、紫苏叶、生姜大枣茶等 , 都具有驱寒解毒的作用 。 对于家中常见的藿香正气口服液 , 王媛媛表示用药需因人而异 , “如果患者的舌苔是白腻苔 , 既有寒症也有湿症 , 这时比较适合 , 如果是黄腻苔可能会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 ”
立秋过后应当及时调整哪些夏季生活习惯?
夏秋之交 , 日照时间渐渐变短 , 早晚也会有一丝凉意 , 这时生活作息也应顺应节气 ,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 以恢复精气 。 王媛媛介绍 , 立秋以后防燥养肺是关键 , 从饮食上可以吃一些健脾润肺的食物来调理 , 比如萝卜、梨子、百合、芡实、糯米等 , 预防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 。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 津液蒸发、正气耗伤、营养不足都会导致脾主思虑 。 在悲秋时节 , 更应该注意情绪上的调和 。 王媛媛表示 , 既要注意清淡饮食又要兼顾运动 , 可以在早晚的时候出去散步 , 呼吸新鲜空气 。
立秋过后早晚渐凉 , 户外活动应注意哪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