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丨长沙市名医李昕:我不是药神 而是患者科学用药的守护人

本文转自:红网
致敬医师丨长沙市名医李昕:我不是药神 而是患者科学用药的守护人
文章图片
李昕药学学科主任兼药学部主任 , 主任药师 , 药理学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
没有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搏斗那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 没有病床前嘘寒问暖如山般守护的身影 , 她虽也身披白色盔甲 , 但她的武器是仪器和移液枪 , 奋斗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实验室 , 她用专注的研究 , 坚守她如磐的初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及精准的给药方案而奋斗终身 。
她就是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学科主任兼药学部主任 , 李昕 。
致敬医师丨长沙市名医李昕:我不是药神 而是患者科学用药的守护人
文章图片
抗拒平庸 , 她是精准用药“探索家”
与人们对药师“核对医嘱、清点配药、发放药品”的固有印象不同 , 李昕的主要工作内容 , 是药学研究 , 即精准用药技术的研究推广及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 。
随着细菌耐药现象的日益严重 , 耐药细菌所致的感染在临床中的治疗越来越棘手 。 耐药细菌感染的患者大多是重症患者 , 同时合并有各种并发症 , 药物的选择非常困难 。
致敬医师丨长沙市名医李昕:我不是药神 而是患者科学用药的守护人】李昕攻读完博士学位 , 考取了临床药学主任药师资格 , 进一步明确了以抗感染为研究方向、以临床患者为中心、用药学技术为临床耐药细菌感染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的目标 。
多年前 , 医院ICU住进了一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症患者 。 该患者在按常规的给药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后 , 病情不仅没有好转 , 还出现了药物所致的肾毒性 , 命悬一线 , 治疗一度陷入胶着 。
前来会诊的李昕了解情况后 , 将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给药后的血标本带进实验室 , 根据自己之前摸索建立的研究方法 , 对该患者血中药物浓度进行检测 , 还对这名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了一系列药物联合的敏感性试验 。
试验结果证实该患者存在单药耐药 , 需要采用特殊的联合用药 , 并且由于肾功能不好 , 在常规剂量下 , 过高的药物浓度引起了肾毒性 。 李昕根据结果调整了该患者的用药方案 。 很快 , 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 并顺利转出了ICU 。
“看着这位患者从生命垂危到顺利出院 , 我深刻地理解了药师存在的价值 , 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药学研究对临床精准用药的作用!”从那之后起 , 她带领着药学部团队 , 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精准用药技术的研究推广: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抗感染药物的TDM、基于PPK及PK/PD参数的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多药耐药细菌联合定量药敏等一系列临床感染性疾病精准用药新技术近20项 , 建立了省内一流的抗感染药物精准用药研究平台 , 并在基于防耐药突变浓度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研究、抗菌药物PK/PD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的技术与规范 , 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精准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她获得了湖南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的批准 , 建立了TDM临床采样流程、抗感染药物精准给药技术的线上线下技术服务平台 , 对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广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的推广、培训及支持 , 研究成果在省部级、市级及基层1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 为广大临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患者的合理用药及感染有效控制 ,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2020年起 , 李昕针对临床抗耐药细菌感染基石药物多粘菌素B使用过程中的肾毒性问题 , 牵头进行了该药肾毒性预测风险因子的多中心研究 ,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多粘菌素B给药后的峰浓度可预测患者肾毒性的发生 。 该项研究成果相关论文不仅于2022年被国际知名感染期刊InfectDisTher刊登 , 同时也为患者安全使用该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