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稳中有增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稳中有增
文章图片
本报讯(采访人员杨鸣宇)8月22日 , 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数说德州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专场 ,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农业生产情况 。
今年以来 , 全市农业生产情况持续向好 ,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 。 全市夏粮种植面积814万亩 , 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增;单产468.12公斤/亩 , 全省最高 , 同比增长1.3公斤/亩;总产381.19万吨 , 比去年增加1万吨 。 上半年 , 全市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63.6万亩 , 同比增长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71.3万吨 , 同比增长3.2% 。 生猪存栏280.99万头 , 出栏245.9万头 , 同比增长3.78% 。 肉蛋奶总产量68.23万吨 , 其中 , 猪牛羊禽肉产量34.64万吨 , 猪肉同比增长2.67% 。
推动粮食综合产能提升 , 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 。 我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指挥田” 。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从今年起 , 市、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列支2亿元专项资金 , 每年分别列支200万元奖励资金开展粮王大赛 。 大力实施“六大工程”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4万亩、占耕地面积71%;核心区深耕技术覆盖率、配方肥利用率均达到100%;建成“吨半粮”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小麦)1200余亩、良种繁育面积30余万亩 , 创建国家制种大县2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1个 , 核心区优良品种包衣率达100%;核心区“六统一”技术覆盖率达100%;核心区农机全部更新换代 ,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100%;设立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 , 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 6月初 , 120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达667.09公斤 , 73.7万亩地块亩产达650公斤以上;临邑县翟家镇“吨半粮”核心示范区高产竞赛地块小麦亩产达839.2公斤 , 刷新全市小麦单产纪录 。
推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 , 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 成立大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 增强“种粮抓豆”积极性 。 强化政策支持 。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 将大豆种植补贴提高到每亩300元的标准 , 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面积33.8万亩 。 强化技术服务 。 聘请组建专家团队和创新团队 , 进行新技术攻关 , 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 。 强化产业引领 。 围绕大豆精深加工开展技术研发 , 强化龙头企业拉动 , 支持县市区建设大豆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区 。 全市年加工大豆能力达120万吨 , 大豆蛋白产量占全国40%以上 。 禹王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食品及其原料加工基地 , 是全球唯一实现大豆产业链向医药领域延伸的企业 。
我市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稳中有增】推动生猪产能提升 , 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 盯紧目标、推进落实 。 今年我市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为30.71万头 , 最低保有量27.64万头 , 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 , 规模猪场(户)保有量906个 。 建立基地 , 加强监测 。 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 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和督导调度 。 目前 , 全市入选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名单的生猪养殖场(户)共有363家 , 其中国家级42家、省级24家 , 列全省第一位 。 龙头带动 , 集群发展 。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 目前 , 德州华育种猪有限公司在乐陵市建设规模化养猪场 , 建成后年可提供17万头商品肉猪和10万头二元种用母猪 。
推动蔬菜(食用菌)产量提升 , 加快种植结构优化 。 抓好蔬菜功能保护区创建工作 , 截至目前 , 蔬菜功能保护区播种面积33万亩、食用菌功能保护区产量24万吨 。 提高蔬菜质量效益 。 搞好“三品认证” , 健全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 提升蔬菜、食用菌质量 , 蔬菜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 做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 引进推广新品种8个 , 使用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新模式10个 。 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 培育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 , 调整、丰富生产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