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得避开这23种致癌因素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防癌得避开这23种致癌因素
文章图片
大咖名片陈万青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防癌得避开这23种致癌因素
文章图片
23种致癌因素 , 请避开
行为因素
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饮食因素
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
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感染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
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
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代谢因素
体重超标、糖尿病
环境因素
PM_2.5污染、紫外线辐射
防癌得避开这23种致癌因素】采访人员柯静
为什么癌症偏偏找上我?为什么我没有早早发现身体警报?为什么我不去做癌症筛查?这几个“为什么” , 几乎是每一位癌症患者确诊时的内心独白 。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2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 406万例癌症中 ,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 , 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前五位 。
怎样才能避免癌症的发生 , 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国肿瘤专家开出了防癌处方 , 已被国际认可 。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等人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了《23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归因风险》一文 , 他如此总结:“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 , 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可避免死于癌症 。 ”
防控好23种致癌因素
中国肿瘤专家开出的防癌处方
“你是专家 , 给我们说说应该怎么防癌?”这是陈万青被问及频次最高的问题 。 陈万青会试着询问对方——“你捋清自己身上有哪些患癌风险点了吗?”
这一询问来源于陈万青等人所撰的《23种主要致癌因素的归因风险》一文 。 这也是国内肿瘤专家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国人群 , 分析23种最常见的致癌因素 。
为何会进行这项课题研究?陈万青解释:在我们国家癌症预防分为三级 , 一级预防是从癌症发生层次进行预防 ,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 , 如戒烟限酒、减少摄入高热量饮食、环境治理等去除诱发肿瘤的原因 , 称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发现得越早越易治愈;三级预防是肿瘤进入到中晚期 , 通过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改善生活质量 , 达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 称为三级预防 。 而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要想远离癌症首先要先了解致癌因素 ,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癌 。
“项目从2016年开始 , 历时3年 , 我们根据全国20岁以上癌症死亡病例和相关数据 , 进行模型计算 , 最终归纳出23种可预防的致癌因素 。 ”陈万青说 。
简单的数字背后 , 是无数血与泪的教训 。 采访人员看到 , 23种致癌因素归为5大类因素 , 分别是行为、饮食、代谢、环境、感染 。 具体因素中 , 吸烟、饮酒、缺乏体育健康锻炼、摄入蔬菜不足、钙摄入偏少、纤维含量较少、体重超标、PM_2.5、紫外线暴露、幽门螺旋杆菌等常见行为和物质 , 都赫然在列 。
“虽然有23种致癌因素 , 但是男女主要致癌因素又有明显不同 。 男性危险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是主动吸烟 , 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第三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 。 女性危险因素钟排在第一位的是水果摄入不足 , 排在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排在第三位的是主动吸烟 。 ”陈万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