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零食,敞开了吃也没事?

我们都知道摄入过多的糖对身体不好 , 有减脂减重、控糖需求的小伙伴认为:"那我选择0卡0糖的饮料和食品不就行了吗 , 敞开了吃也没事" , 真是这样吗?
无糖饮料、零食,敞开了吃也没事?
文章图片
无糖饮料、零食,敞开了吃也没事?
文章图片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为食物血糖反应、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健康价值的影响、营养食品和营养食谱的设计开发、健康因素对食品选择的影响等
新浪微博"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拥有406万粉丝
零糖=没有糖?
含量为"0"真的就代表没有该营养成分吗?
其实营养声称中含量为0 , 并不是真正或者绝对没有此成分 , 碳水化合物(糖)≤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就可以声称"无糖" , 所以所谓的无糖饮料并非真的一点不含糖 , 一起来辨别一下吧 。
看懂食品包装营养成分表:
项目表达单位"0"界限值(每100g或100mL)0能量千焦(KJ)≤17KJ/100g(固体)或100mL(液体)0脂肪克(g)≤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0反式脂肪酸克(g)≤0.3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0胆固醇毫克(mg)≤5m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0糖(碳水化合物)克(g)≤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0钠毫克(mg)≤5mg/100g或100mL甜味剂和代糖是怎么回事?
能给食品提供甜味的东西 , 其实就这么几大类 。
无糖饮料、零食,敞开了吃也没事?
文章图片
在传统饮食生活中 , 用来增甜的天然糖 , 主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这4种 。 这些糖都能产生热量、升高血糖 。
糖醇和低聚糖
这两类算是相对比较"天然"的甜味剂 , 因为大自然中就有这些物质 。 它们的优点是甜味自然 , 安全性高 , 吸收利用率低 , 热量低(但也不是零!) , 升血糖效果小(也略有上升) , 不会造成牙齿龋坏的问题 。
各国都没有对食品中添加糖醇的量做限制 , 一般可以"按生产实际需要使用" 。 除了婴幼儿食品或一些医用食品之外 , 各种日常甜味食物中都可以添加 。
天然糖甙类物质
比如甘草和甜叶菊中的甜味来源 , 就是这些草药里的天然甜味物质 , 提取出来就可以作为甜味剂 。
合成甜味剂
它们就是通常说的代糖 , 比如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 甜度比白糖高很多 , 几乎不含热量 , 也不升高餐后血糖 , 而且成本更加低廉 。
无糖饮料、零食,敞开了吃也没事?
文章图片
这还真是不一定 。
首先 , 要看你是否存在吃糖过多的问题 。
如果吃糖总量不多 , 每天在25克以内 , 来自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也不过多 , 吃点儿真糖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健康危害 。 不一定要刻意选择无糖食品 。
如果吃糖的总量特别大 , 含糖饮料和含糖食品已经带来了较大的健康风险 , 又无法戒掉对甜食的爱好 , 适当选择低糖、无糖的食品 , 可能会有点儿好处 。
其次 , 要看你吃甜味食物的频次有多高 。
有些节日食物 , 比如月饼、汤圆、粽子、生日蛋糕 , 每年只吃一次而已 , 达不到引起健康危害的程度 。
第三 , 脱离营养价值来谈有糖无糖是没意义的 。
很多天然食物就有甜味 。 红薯、紫薯、玉米、南瓜、各种水果都含糖 , 但它们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 那些"无糖"的点心饼干饮料 , 营养价值仍然不高 , 并不比这些含糖的天然的食物更健康 。
"无蔗糖"食品升血糖速度慢吗?
很多食品号称"无蔗糖" , 不代表不含有其他的糖 。 无蔗糖的产品 , 只是不加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等 , 但可能加了葡萄糖或果糖 , 也可能加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或葡萄糖浆 。 毕竟蔗糖只是甜味来源之一 , 而不是全部 。 具体加了什么 , 还得自己仔细看配料表上的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