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一张专注止疼的方子!随用随取,风靡百年,哪儿疼它治哪儿,请学习

医学|一张专注止疼的方子!随用随取,风靡百年,哪儿疼它治哪儿,请学习

文章图片

医学|一张专注止疼的方子!随用随取,风靡百年,哪儿疼它治哪儿,请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今天这篇文字 , 我想和你聊一张 , 中医里头的止疼专方 。
谁呢?就是活络效灵丹 。
活络效灵丹 , 基本构成是丹参、当归、生乳香、生没药各15克 。 其中 , 当归和丹参活血养血 , 乳香和没药散瘀消肿止痛 。 所以说 , 此方就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效果 。 可以讲 , 我们的身体 , 别管是心腹疼痛 , 还是肢体疼痛 , 还是内外疮疡 , 都可以用它 。
文老师觉得 , 这是中医方剂学当中的一颗明珠 , 咱老百姓需要它 。 所以 , 我讲给你 。
怎么讲呢?当然还是要结合临床实战 。
我给你讲一个活络效灵丹治疗胃痛的故事吧 。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 , 当时是42岁 。
这个人啊 , 是一个老胃病患者 , 早在十年前 , 就有胃炎了 。

十年来 , 他不断用药控制 , 虽然也有效果 , 但病情总是反复 , 不见彻底扭转 。
最近这些年 , 其病情有所加重 。 有的中医认为 , 是脾胃虚寒所致 , 但治疗效果一般 。
再后来 , 等到真正就医之前 , 此人疼痛就非常厉害了 , 胃的右上部位刺痛 , 按不得 , 痛处固定不移 。 空腹的时候 , 疼痛特别明显 。
怎么办?还得继续就医 。
这回看的医家 , 医案记载 , 是当时河北保定一带的中医前辈 , 姓平 。
刻诊 , 见患者脉象沉而弦细 , 舌质紫暗 , 舌苔薄白 。 另外 , 整个人脸色不好 , 发白 , 自觉经常心悸 , 多汗 , 怕冷 , 四肢不温 。 食欲不好 , 神疲乏力 。 但是 , 他不反酸 , 也不嗳气 。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 , 医家当时给开了一张方子 。 但见——
当归15克 , 丹参30克 , 乳香15克 , 没药15克 , 桂枝9克 , 白芍12克 , 黄芪15克 , 甘松6克 , 枳实9克 , 川椒3克 。
所有这些 , 开3剂 , 每日一剂 , 水煎150毫升 , 分两次饭后服用 。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之后 , 感觉舒服了很多 , 于是继续投用 。 24剂药下去以后 , 患者胃痛完全消失 , 开始有食欲了 , 体重增加 , 精神饱满 , 整个人的状态非常理想 。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 它最初刊载于1986年的《北京中医》上 。
文老师觉得 , 这个验案和验方 , 对于很多老胃病患者来说 , 是有价值的 。
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
你看啊 , 这个患者在就医之前 , 曾经被按照脾胃虚寒医治过 。 这个 , 有情可原 。
毕竟 , 患者就诊当时 , 畏寒怕冷 , 精神不振 , 四肢不温 , 而且心悸多汗 , 面色发白 。 这一看 , 不就是有寒吗?对吧?脾胃虚寒 , 所以胃痛 , 这很正常 。

但是 , 你仔细分析 , 就会发现 , 此人从十年前开始 , 就有胃病了 。 而且 , 就诊当时 , 胃部刺痛 , 拒按 , 而且舌头颜色发紫暗 。 这一看就知道 , 有淤血啊 。 久病入络啊 , 十年胃病 , 能不形成血瘀吗?肯定会啊 。
所以说 , 这个患者的问题 , 就在于中焦脾胃虚寒 , 同时还有淤血 。 只去温中散寒 , 不行 。 必须同时活血化瘀 。
怎么实现这个诉求呢?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