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再三提醒:2类牙膏或有潜在癌症风险,不建议购买,要仔细选择

疾病|再三提醒:2类牙膏或有潜在癌症风险,不建议购买,要仔细选择

文章图片

疾病|再三提醒:2类牙膏或有潜在癌症风险,不建议购买,要仔细选择

文章图片

疾病|再三提醒:2类牙膏或有潜在癌症风险,不建议购买,要仔细选择

抽检30款牙膏 , 结果九成含有重金属!

10月17日 ,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牙膏抽检结果 , 30款售价从10元到100元不等的牙膏(17款成人牙膏、13款儿童牙膏) , 抽检的结果触目惊心 , 甚至一些大家熟知的大品牌也上榜:
①9成牙膏被检出重金属铅和砷;
②3款儿童牙膏酸碱值偏低;
③2款牙膏含氟量不足;
④16款牙膏含可致敏的香料却不标识 。
人们天天刷牙 , 牙膏是日常必不可少的用品 , 若是安全出了问题 , 实在让人忧心 。 小艾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牙膏中的“门道” 。

?一、不管牙膏价格几块还是几十块 , 要搞清楚这几个指标

市面上的牙膏基本上包括这几种成分——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色素和水 。 不管价格怎样 , 这个指标都要合格 。
1、铅砷含量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 牙膏中的铅含量不得高于10mg/kg , 砷含量不得高于2mg/kg , 铅、砷主要存在于牙膏的摩擦剂、增稠剂中 , 还有一些包装容器也会存在重金属 , 人体长期大量接触这些物质 , 可能会造成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紊乱 , 甚至有致癌风险 。
2、含氟量
含氟量即可溶氟或游离氟量在牙膏中的含量 , 添加适量的氟可增加牙齿的抗酸性 , 坚固骨骼和牙齿 , 预防龋齿 。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牙膏含氟量应在0.05%-0.15% , 儿童牙膏含氟量应在0.05%-0.11% , 如果氟含量超标 , 长期使用则可导致氟斑牙 , 甚至引起恶心、呕吐等 。



? 3、酸碱值
牙膏的酸碱值是反映牙膏膏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 牙膏酸碱值应在5.5—10.5之间 , 正常人体口腔酸碱值范围处于6.6—7.1之间 , 过高过低都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其他疾病 。
二、这些成分的牙膏有致癌争议 , 要慎用
1、三氯生
三氯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广谱抗菌剂 , 在牙膏中一般作为防腐剂使用 。 根据我国关于牙膏的国家标准规定 , 三氯生虽然允许被添加 , 但明确不得超过0.3% 。
不过三氯生对人体负面影响的争议很大 , 该成分对人体和环境存在潜在安全威胁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 所以建议尽量回避——
200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 , 日用洗护用品中的三氯生会与自来水中的游离氯反应 , 可形成包括二氯苯酚在内的多种致畸的有毒有害物质 。
2010年 , 针对雄性和雌性的老鼠和鱼类研究发现三氯生会造成激素响应 , 针对不同组织和器官 , 可能产生类似性激素或拮抗性激素的特性 。
2016年麻省理工张国栋课题组发文指出小鼠接触低剂量的三氯生会增加其患结肠炎症及肠炎相关肠癌的风险 。



? 2、二氧化钛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 , 是一种用于颜料、黏合剂和塑料的添加剂 , 在食品和化妆品中被当作色素使用 , 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种白色的人工色素 。
但是它同样有着争议——
2018年 , 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科学家发现 , 从11名志愿者身上获取的胰腺组织样本中 , 发现8人体内检出二氧化钛 , 且全部患有二型糖尿病 , 其他3名健康者 , 则没有分析出这种物质 。
2019年 , 悉尼大学药学院通过小鼠试验发现 , 二氧化钛诱导的促炎环境和生物膜形成使宿主易患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