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1865年 , 正在和太平军作战的李鸿章为了加强淮军的战斗力 , 购买了美国商人科尔在上海开办的旗记铁厂 , 在此基础上兴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用于生产火炮、枪支和弹药等军需用品 。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不过旗记铁厂原本是一家轮船修造企业 , 具备一定的修造轮船能力 。 由于西方列强大多从海上入侵 , 此时清政府上下也对兴办近代海军 , 抵御外敌有一定的兴趣 , 因此1867年曾国藩上奏清廷 , 申请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轮船 。
此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陆续建造了一些蒸汽军舰 , 像后来隶属北洋水师的“操江”号炮舰(后改为运输、通信舰) , 就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产品 。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1871年4月 , 在福建船政局工作的法国洋员日意格从法国带来了两款旧式船旁列炮式巡洋舰设计方案:一个是装备21门火炮的巡洋舰 , 另一个是装备13门炮的巡洋舰 。
福建船政局后来以后一个方案建造了二等巡洋舰“扬武” 。 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则很可能一前者为蓝本 , 建造了“海安”级二等巡洋舰 。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海安”级巡洋舰共建成两艘 , 分别是“海安”和“驭远” , 都是木质结构 , 舰长80米 , 舰宽13.4米 , 舱深8.96米 , 吃水6米 , 排水量达到了2800吨 , 吨位几乎是“扬武”的两倍 , 在当时国内堪称巨擘 , 即使在此后国内也再未造过如此大吨位的军舰 。
在国外为二等 , 在内地为巨擘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海安”级巡洋舰配备了1800马力的双汽缸蒸汽机 , 载煤290吨 , 最大航速约10节 , 机动力较差 。 比较有趣的是 , “海安”级巡洋舰还可以使用风帆 。 为了在使用风帆时减少螺旋桨造成的阻力 , “海安”的螺旋桨被设计成了可升降式 , 可以升出水面 。
“海安”级巡洋舰的火力比较强大 , 共装备90磅克虏伯炮2门 , 42磅克虏伯炮24门 。 此外在船上还装备有4门可安装在舢板上的12磅炮 。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海安”和“驭远”建成后编入南洋水师 , 其设计虽然较为老旧 , 不过因为吨位大 , 火力强 , 在当时国内也算是主力舰了 。 然而“海安”和“驭远”吃水太深 , 无法在长江内河使用 。 而当时南洋水师的定位主要是巡防长江沿线、出海口和近海地区 , “海安”和“驭远”两舰一时没有用武之地 。
而且“海安”和“驭远”两舰吨位大就意味着人员配置多 , 维护费用大 。 对于南洋水师来说 , 这么大一笔开支是在有些难以承担 。
所以“驭远”刚服役就被封存在江南制造局备用 , 只有“海安”正式投入使用 , 一度还出访可日本 。 之后不久“海安”因为种种原因早早退役 , 被拆解出售 , 而此前封存的“驭远”则顶替了“海安”的位子 , 后来中法战争中在石浦被法国杆雷艇击沉 。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
文章图片
就这样晚清时期中国自行建造最大的两艘军舰 , 最终草草收场 , 也算是时代的悲剧吧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晚清时期中国自建吨位最大的军舰,建成后却被闲置一旁,毫无用处】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