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联合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进展与意义( 二 )


剂量限制毒性(DLT)和安全性:
在第1周期未观察到DLT 。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 所有级别 , 3级)为高磷血症(91% , 27%)、恶心(36% , 0%)和腹泻(27% , 0%) 。 未发生4级或5级TRAE 。 未因TRAE跳过或延迟帕博利珠单抗给药 , 36%的患者因TRAE中断Futibatinib给药 。
免疫联合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进展与意义
文章图片
扩展阶段:
队列A客观缓解率(ORR)为44% , 疾病控制率(DCR)为78% , 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60天(35~74天);
队列BORR为20% , DCR为60% , 中位TTR为34天(32~35天) 。
该中期分析中观察到的肿瘤活性符合第1阶段的决策标准 , 因此 , 队列A和B的患者将继续进行至扩展阶段的第2阶段 。
免疫联合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进展与意义
文章图片
结论:
1.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 , Futibatinib+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可耐受且可行 。
2.研究的可行性阶段未观察到DLT , 将Futibatinib20mgQD+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确定为推荐剂量 。
3.在ICI初治和ICI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中均观察到初步的抗肿瘤活性;且无论组织学(鳞癌或腺癌)如何 , 均可观察到肿瘤缓解 。
专家点评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2020年发病和死亡例数分别排第8和6位 。 近年来 , 局部晚期可手术切除食管癌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手术 , 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47.0%~59.9%;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采用同期放化疗 , 5年生存期可达到26.0%~44.3% 。 但晚期转移性食管癌 , 采用单纯的联合化疗 , 5年生存率仅为5.2% , 预后极差 。 免疫治疗时代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转移性食管癌中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 。 食管癌二线及以上治疗使用PD-1抑制剂已经成为推荐选择 , 但PD-1单抗单药用于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的有效率仅为16.7%~20.3% , 中位生存期为8.2~10.9个月 , 对比标准化疗降低约22%~30%的死亡风险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或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提高ICIs治疗的敏感 , 临床前小鼠动物模型实验亦证实lCls与FGFR抑制剂联合给药可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并改善生存率;抗癌管家-康爱管家 , 我们一起抗癌 , 治愈癌症不是梦 。 因此 , 积极探索联合使用FGFR抑制剂和lCls是潜在提高ICIs疗效的新策略 。 Futibatinib(TAS-120)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强效、不可逆的FGFR1-4抑制剂 , 在各种FGFR突变细胞系和异种移植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前抗肿瘤活性 。 既往在一项全球Ⅰ期剂量递增/扩展研究(NCT02052778)和一项日本Ⅰ期研究(JapicCT-142552)中 , Futibatinib在众多伴有FGFR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表现出可管理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 并将Futibatinib20mg每日一次(QD)确定为Ⅱ期试验推荐剂量 。 一项FOENIX-CCA2的Ⅱ期研究进一步证实了Futibatinib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FGFR2融合/重排的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ORR为41.7%)和安全性 , 从而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基于这些结果 , 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提交了Futibatinib的新药申请 。 本项研究是开放标签、多中心、非随机Ⅰb期研究 , 评估了Futibatinib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日本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包括食管癌) , 本研究包括可行性阶段(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和扩展阶段(基于既往ICl治疗入组的2个食管癌队列) , 在食管癌患者中评价了该联合方案的初步抗肿瘤活性 。 该研究中 , 针对二线甚至更后线的难治食管癌患者 , AB两组分别达到了44%、20%的ORR , 对比于既往的标准治疗有效率 , ORR有明显提高;队列A为ICIs初治的食管癌患者 , Futibatinib联合ICIs后将ORR提高至44% , 尤其是在队列B中 , 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进展的患者 , 使用Futibatinib联合ICIs的方式仍然获得了20%的肿瘤缓解 , 展示了该联合治疗方式的疗效优势 。 本研究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 , Futibatinib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方案耐受且可行 , 且可行性阶段未观察到DLT , 确定Futibatinib20mgQD+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为推荐剂量 。 在ICIs初治和ICls难治性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中均观察到初步的抗肿瘤活性 , 且无论组织学(鳞癌或腺癌)如何 , 均观察到肿瘤缓解 。 但本研究毕竟是Ⅰb期小样本研究 , 期待后续大样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