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联合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的进展与意义( 五 )


3.导入单次剂量的Sotiga单药治疗诱导了肿瘤的炎症反应 , 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 。
专家点评
新辅助治疗是当今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 。 新辅助化疗代表研究有日本的JCOG9907研究 , 其2周期FP方案新辅助化疗后5年生存率为55% , 今年新报道的JCOG1109研究 , 采用3周期DCF新辅助化疗后 , 其5年生存或将超过60% 。 新辅助放化疗的代表研究主要为荷兰的CROSS和中国的NEOCRTEC5010研究 , 其报道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和59.9% 。 目前 , 由于新辅助放化疗具有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支持 , 因此成为美欧和中国指南中的首选推荐 。 但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1)新辅助放化疗 , 在中国临床上的普及率仍较低 , 其原因包括中国的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同于美欧以EGJ腺癌为主 , 而以胸段ESCC为主 , 放化疗后对于手术时纵隔部位的解剖存在一定影响 , 同时放化疗耗时长、经济费用高、放疗对于心脏的长期损伤等;2)CROSS研究的复发模式分析表明 , 新辅助放化疗后 , 非pCR患者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较高 , 尤其是远处转移率和单纯手术组相比 , 并没有明显下降 , 表明现有新辅助放化疗中同步化疗太弱 , 无法满足全身远处肿瘤控制的效果 , 亟待加强 。
免疫治疗时代 , 鉴于PD-1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转移性食管癌一线治疗中的成功 , 尤其是ORR可提高至60%~70%的高反应率 , 因此 , 大量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 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 , 新辅助放化疗同步PD-1单抗的PERFECT、PALACE-1、SCALE-1研究 , 新辅助放化疗辅助PD-1单抗的CheckMate577 , 新辅助化疗联合PD-1单抗的NICE-1、NIC-ESCC2019、TD-NICE、KEYSTONE-001等 。 目前的研究多为小样本及近期疗效报道 , 其中免疫联合化疗 , 其pCR率大概在30%~40% , 而免疫治疗联合新辅助放化疗的pCR率更高 , 达到55%或以上;安全性均尚可控 , 但这仍需要大样本长期的随访结果来评估 。 与此同时 , 越高的pCR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更高的长期OS ,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至少从JCOG1109研究来看 , 长期OS不光取决于pCR率的高低 , 可能还与高质量、规范系统的R0手术切除及强有力的全身治疗休戚相关 。
CD40激动剂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 , 能够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DC)、T细胞、NK细胞、B细胞和M1巨噬细胞诱导 , 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 。 单药CD40激动剂Sotigalimab在既往未经免疫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活性 。 在本研究中 , Sotigalimab联合标准放化疗在可切除食管/胃食管交界处癌手术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 , 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 ESCC新辅助放疗联合Sotigalimab的数据 , 其pCR率高达60% , 数据上不劣于或甚至高于联合PD-1单抗的pCR率 , 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结果 。 不过其样本量比较少 , 期待更大样本的研究数据后续报道 。 此外 , 近一半的患者出现至少一次的严重不良事件(SAE) , 说明在安全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在此研究中 , 还设计了样本的免疫细胞标记物的分析 , 通过治疗前后的多重荧光免疫组化分析发现 , 单次Sotiga给药后 , 即可观察到肿瘤内显著的炎症反应 , 在达到pCR的患者中 , 炎症反应的数量更高 , 提示CD40激动剂加入后可以使“冷肿瘤”变为“热肿瘤” , 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 。 因而 , 对于CD40激动剂可逆转“冷肿瘤”的作用 , 可在免疫耐药逆转领域 , 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
本文转自肿瘤资讯(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