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专攻有免疫力的人?疫情大流行正走向终结?金冬雁回应争议

防控新政发布以来 , 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持续高涨 , 病毒学家金冬雁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回应关切 。 与此同时 , 网络上也有很多对其观点的截取、质疑乃至误读 , 争议不断 。
奥密克戎专攻有免疫力的人?奥密克戎的轻症及无症状感染比例占总感染人数的99% , 这一数据是否准确?
网络盛传的白肺、重复感染、XBB和BQ.1.1毒株破坏力等问题 , 如何解释?
以下为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于2022年12月25日与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的对话实录:
一、回应自身争议
1.奥密克戎是为了专门攻击有免疫力的人而进化出来的 , 而不是专找有免疫力的人去攻击甚至不攻击没有免疫力的人 , 它的进化过程和人对它的易感性是两码事 。
问:你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 , “奥密克戎是专找有免疫力的人去攻击” 。 部分人将此理解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不用担心奥密克戎感染的问题 , 甚至理解为不需要去打疫苗 。 对此 , 你怎么看?
金冬雁:我不是讲人对于奥密克戎的易感性 , 这和“进化过程”完全是两个问题 。 人对于奥密克戎的易感性没有差别 , 奥密克戎不会“认”有免疫力还是没有免疫力的人 , 它都会感染 。 没有免疫力的人会感染更多 , 感染之后重症和死亡也更多 。 很不幸 , 有时媒体标题一突出 , 有些东西就被混淆了 。
至于“有免疫力的人”就是打过疫苗或者是经过自然感染的人 。
我讲“奥密克戎专攻有免疫力的人”时 , 主要是讲奥密克戎的进化过程 , 即奥密克戎在进化过程中与德尔塔处于一种竞争关系时 , 它是如何“脱颖而出”甚至是“应运而生”的 。 再直白一点 , 奥密克戎是为了专门攻击有免疫力的人而进化出来的 , 它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攻击有免疫力的人 , 做了一些改变 。
奥密克戎专攻有免疫力的人?疫情大流行正走向终结?金冬雁回应争议
文章图片
(图源:媒体报道截图)
我再把这个过程从头到尾讲一遍 , 讲清楚一点 。
在奥密克戎之前 , 在全世界占优势地位的是德尔塔 , 那时超过90%的毒株都是德尔塔 。 在这种情况之下 , 奥密克戎是如何出现的?其实 , 这也是目前新冠大流行演变史上的一个谜 。 现有的分子进化分析的数据很清楚地说明奥密克戎不是由以前任何一个毒株直接变出来的 。
但不管奥密克戎是从哪里来的 , 经过我们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一个特点 。 这个特点就是 , 在动物实验里 , 我们用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两种病毒毒株一起去感染实验用的金仓鼠 , 发现如果金仓鼠此前没有受过感染或者没有打过疫苗 , 德尔塔与奥密克戎在“比拼”时 , 德尔塔占优势 。 相反 , 如果我们给实验动物打了疫苗 , 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 这时 , 奥密克戎在与德尔塔的“比拼”中 , 奥密克戎就会胜出 。
也就是说 , 如果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免疫力 , 那德尔塔可能还是一个优势毒株 , 因为它具有比奥密克戎更强的复制能力 , 它能产生更多的后代病毒 , 所以它就会占绝对优势 。 如果在大家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形之下 , 是不会出现奥密克戎的 。
而在有免疫力的人群里 , 德尔塔被大大抑制了 。 因为大家都打过疫苗或者都经过自然感染之后 , 德尔塔就没有“生存之地”了 。
这时 , 奥密克戎出现了 。 它出现以后做了一些改变——一方面 , 奥密克戎通过一些突变来逃避免疫力的打击 , 所以在免疫力之下它还能生存;但另一方面 , 同样这些突变使它的复制能力更低了 , 它的致病性也更低了 , 它成了一个弱毒株 。 奥密克戎以弱毒株的形式出现 , 所以它才能够在大多数人都有免疫力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 所以 , 免疫逃逸与复制能力变差、致病性变低这两件事是连在一起的 , 是通过同样的突变来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