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者|求解罕见病·特稿|罕见病“侦探”吴志英:这个领域要有先驱者( 六 )


“要把病人放在心上 , 即使能治疗 , 罕见病患者也大多是慢性病群体 , 病人可能需要一辈子跟着你 , 如果病人愿意一直来找你复诊 , 那就说明他很认可和相信你 , 对你的依从性很高 。 ”吴志英谈道 , 医生要做的是怎么样让你的病人始终选择相信你 。
值得一提的是 , 浙大二院的罕见病病区原本有26张床位 , 但最近减少了3张床位腾出了两间病房 , 分别被改成肌肉活检室和肌电图室 。 “很显然 , 床位会带来医疗创收 , 3张床位对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很宝贵的 ,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对病人更有好处 , 他们的肌电图和肌肉活检都可以在病区里面做 , 不用跑来跑去 , 也不用耗时排队 。 ”
吴志英甚至可以明确告诉来住院的病人需要住几天院、花多少钱 。 “我的初衷就是要降低病人的负担 , 病人负担轻了以后 , 他自然而然对医生的依从性会更高 , 他觉得自己不用花太多钱 , 就能够看到最好的医生 , 而且能够得到最好的帮助 。 ”
为何坚持要有一个专门的罕见病病区?吴志英详细地阐述了她的理由 。 “来住院的这些病人主要是为了诊断明确 。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 “实际上针对罕见病人的修饰治疗药物仍然很少 , 绝大多数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 那医生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 。 ”吴志英团队坚持给这些住院诊断明确的患者进行综合管理 , 同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 , “告知他们 , 虽然现在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药物 , 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对症治疗以及康复治疗 , 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延长他的寿命 。 ”
吴志英尤其强调 , “首先需要精准诊断 , 然后再给他一些个体化治疗 , 同样一个病不同的病人方案可能会不一样 , 因为他们会有不同的表现 , 比如有焦虑、抑郁等精神行为 , 我要给他相应的处理 , 我首先要让他活着 。 ”
“因为生活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 罕见病患者的自杀率较高 , 要引起我们的格外关注 。 ”吴志英告诉她的病人 , “活着是最重要的 , 你如果能多活5年 , 可能有效治疗的药就出来了 , 但如果现在不做任何干预 , 即使以后有药而你已经不在了 , 那非常可惜 。 ”
吴志英对其团队的住院医生还有着一项严苛规定 , “一个一线医生最多管三个病人 , 这三个病人好好管 , 意味着你不仅仅给他诊疗 , 更多的是跟他沟通 , 医生要花大量时间跟病人说话 。 ”而罕见病区的护士也要通过相应的培训 , “学会与罕见病病人及其家属更好地沟通 。 ”
聚焦罕见病原创性研究
吴志英至今仍保持着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状态 , “这包括上班看病人、回家以后在电脑上看病人的资料和文献 , 还有自己做研究、指导学生等 。 ”
过去这么多年的“破案”是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 。 在研究领域 , 吴志英同样成果斐然 。 多年来 , 她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Brain、Neurology、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 。
团队研究的疾病涉及肝豆状核变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肌萎缩侧索硬化、遗传性共济失调、亨廷顿病、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等 。 就在2020年 , 吴志英领衔的“神经遗传病诊治优化与机理研究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吴志英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长期保持着密切合作 。 正如前述她遇到的第一个PKD患者 , 由此延伸出来的研究在2010年迎来转机 , 他们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最终成功追踪到了PKD的致病基因 , 即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PRRT2基因 。
发现PRRT2基因后 , 吴志英还需要完成证据链的另一部分 , 即需要从动物实验进行功能验证 。 最终 , 吴志英团队和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熊志奇团队合作 , “他们花了3个月时间 , 从功能上进一步确定16号染色体上的PRRT2基因就是PKD的致病基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