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核心提要:
1.2023年1月 , 北京大学药学院管晓东教授分别在两家世界顶级医学杂志Nature和JAMA上发表论文 , 分析了近15年国内审批上市的抗癌药物疗效以及总体生存获益(指患者总生存期的改善)的情况 , 研究发现仅68个药物适应症(48.2%)有明确的总生存期获益 , 中位总生存期的改善是4.1个月(即多活4.1月) , 该研究引发争议 , 甚至有自媒体夸大称“十几年来中国批准的上百种抗癌药 , 一半以上没效果” 。
2.张煜指出 , 总生存期没有获益和没有临床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如果患者用药后肿瘤能被控制的时间延长 , 治疗后肿瘤缩小好转的比例提高 , 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 即使药物对某种癌症的总生存期获益很小 , 但药物仍具备一定的疗效 。 美欧批准上市的药物适应症中也有四成以上是没有总生存期获益的 。
3.不过 , 总生存期获益是最重要的指标 , 毕竟对癌症患者来说“活的长就是硬道理” 。 批准上市的新药其实效果很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 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 能多活1年以上的都相当少见 。 张煜提醒 , 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晚期治疗要量力而行 , 避免人财两空 。 癌症治疗任重道远 , 急需更好、更有效的新药 。
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国内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的
“总体生存获益”是多少?
2023年1月中 , 北京大学药学院管晓东教授 , 分别在Nature(《自然》杂志)和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 , 分析了近15年国内审批上市的抗癌药物的疗效以及总体生存获益情况 。 在这项研究中 , 在2005至2020年间 , 国内共批准了78个抗癌药物 , 对应141个适应症 , 其中20个(25.6%)药物(30个适应症)仅在国内获批 。 在所有适应症中 , 有26个(18.4%)在单臂或剂量优化试验中进行了评估 , 其中大部分在2017年之后获得批准 。 到2021年6月30日 , 34个药物适应症(24.1%)没有记录到“OS增益”(“OS”就是“overallsurvival” , 即总生存期 。 临床有多种叫法 , 一般用改善 , 不用增益 , 即增加益处的意思) , 只有68个药物适应症(48.2%)有明确的总生存期获益 , 中位总生存期的改善是4.1个月(也就是多活4.1月) 。 这项研究表明 , 中国批准的抗癌药物适应症中几乎有一半显示出总生存期增加 。
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这篇文章于先后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 , 在国外两家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 ,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 文章中的部分观点迅即在国内网络上爆发 , 尤其是在一些癌症论坛上 , 这引发了一些癌症患者对这些抗癌药的疑虑 。 有自媒体甚至以震撼性的标题进行了解读 , 文章题目就是“十几年来中国批准的上百种抗癌药 , 一半以上没有效果” 。
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事实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国内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的“总体生存获益”是多少?这一半以上的药物真的对病人无效吗?
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只有68个药物适应症(48.2%)有明确的总生存期获益 , 中位总生存期的改善是4.1月 , 应当如何解读这篇文章中透露的信息?
先解读一下Nature和JAMA杂志上发表的这篇关于“评估中国审批的抗肿瘤药物的总生存期获益”的文章 。
看下列附图 , 管教授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题目和结论:
国内近15年批准的近百种抗癌新药,过半无效?真相是什么?
文章图片
题目写得很明确 , 是评估中国审批的抗肿瘤药物的总生存期获益 , 看清楚 , 是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 , 结果也写的是:只有68个药物适应症(48.2%)有明确的总生存期获益 , 中位总生存期的改善是4.1月(也就是多活4.1月) , 其余的药物适应症没有总生存期获益的明确证据(有多种原因 , 有些复杂 , 不分类解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