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突发这几种情况,千万别轻信“偏方”,赶紧就医

鱼刺卡喉
咱们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 , 因此 , 过年期间一定少不了各种鱼类美食 , 鱼肉虽然鲜美 , 但很多人在吃鱼的过程中都遇到过鱼刺卡喉的情况 ,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 , 一出现这样的问题 , 大家下意识的就觉得吃点馒头把鱼刺一起吞下去 , 或者喝醋软化鱼骨 , 那么以上种种“土方法”到底靠不靠谱呢?今天就和大家说清楚 。
虽然馒头有一定的几率会将鱼刺带入胃里面 , 但不能保证将所有的所有人都能成功 , 且这样的方法危险性极高 , 小的鱼刺被带入胃内 , 如果不能被胃酸消化 , 就会进一步威胁身体 , 扎进胃、肠道等消化道的任何地方;而大的鱼刺被食物挤压后不但不会被带走 , 还会在食管内越扎越深 , 更严重者甚至会刺破食管和大血管 , 增加食道穿孔的发生风险 , 危险系数极高 。
春节期间,突发这几种情况,千万别轻信“偏方”,赶紧就医
文章图片
再来说说喝醋 , 跟胃酸相比 , 食醋的酸性非常弱 , 仅仅通过喝这个过程 , 是不足以软化鱼刺的 , 因此 , 总体来说 , 上述“土方法”都不靠谱 , 鱼刺卡喉时该怎么处理?
首先 , 如果发生鱼刺卡喉 , 需要立即停止进食 , 同时禁食禁水 , 避免食物挤压下鱼刺对消化道的二次伤害;
春节期间,突发这几种情况,千万别轻信“偏方”,赶紧就医】其次 , 可以进行催吐 , 让咽喉部肌肉出现松动 , 争取可以吐出鱼刺;
第三 , 如果上述方法不行 , 可在家人的帮助下 , 判断鱼刺位置的深浅 , 看是否能通过家里的一些工具将鱼刺取出 , 如镊子、筷子等;
第四 , 如果鱼刺卡得比较深 , 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 , 医生可通过纤维喉镜等的帮助取出鱼刺 。
注意 , 一定不要自己盲目尝试用手指去抠出咽喉部的鱼刺 , 避免鱼刺进一步扎得更深 。
酒精中毒
相比鱼刺卡喉 , 酒精中毒发生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 大家相聚在一起免不了多喝几杯 , 适当的饮酒可以调节气氛 , 但是一旦喝多就容易喝醉 , 俗称醉酒 , 在医学上我们也叫做急性酒精中毒 。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由轻到重分为三期 , 第一期为兴奋期 , 病人常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 , 恶心、呕吐、易怒、话多、头晕、头痛 。 第二期为共济失调期 , 病人主要表现为动作笨拙 , 走路不稳 , 口齿不清 , 视物模糊 。 第三期为昏睡期 , 主要表现为沉睡不醒 , 脸色苍白 , 皮肤湿冷 , 口唇青紫 , 严重者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
春节期间,突发这几种情况,千万别轻信“偏方”,赶紧就医
文章图片
醉酒引起死亡的病例中 , 呕吐引起的窒息是最常见 , 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 几乎每年都能发生几例这样的悲剧 。 比如患者在亲戚家做客 , 醉酒后躺在床上休息 , 刚开始有很响的呼噜声 , 家属以为患者睡着了 , 所以没有在意 , 等被人发现时已经叫不醒了 。 送到医院抢救时已经死亡多时 , 死亡原因判定为呕吐物坠入气道引起的窒息 。 其实患者打呼噜时很有可能是醉酒导致的呼吸抑制引起舌后坠所产生的 。 相信类似的悲剧大家在新闻里也曾看到过 , 所以最后提醒大家 , 不要让醉酒者独处 , 先醒醒酒再睡 , 睡觉时保持侧卧位最安全 。
如果发现身边饮酒的亲友出现以上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首先应该立即制止其饮酒 , 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 其次 , 对于轻度酒精中毒 , 也就是处于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的患者 , 建议其卧床休息 , 注意保暖 , 多饮水 , 醉酒一般可自行恢复 。 需要强调的是 , 醉酒患者卧床休息时最好有人陪伴且必须为侧躺 , 如果平躺有可能导致呕吐物坠入气道 , 导致窒息死亡 。 最后对于昏睡甚至昏迷的患者 , 应立即拨打120送就近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