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科学》子刊:“饿”是肝癌治疗破局的新方向吗?

这年头 , 管住嘴也能治病 , 也就是饮食干预疗法 。
而在这饮食干预疗法中 , 模拟禁食饮食(FMD)可是香饽饽!
FMD以低水平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对较高脂肪为特征 , 从而限制热量为标准饮食的50%及以下 。 近些年 ,已有不少动物实验证实 ,FMD能够延长小鼠寿命 , 减少和延迟癌症的发生、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肠道菌群等[1-4] 。
基于此 , FMD药物研发、FMD与其它药物的联合治疗等也博得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方便又有效的策略 。
前不久 , 一篇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期刊上的论文提出 ,FMD与肝细胞癌(HCC)的靶向药——索拉非尼 , 在治疗HCC中具有协同作用 。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Andreas 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 ,FMD不仅能加强索拉非尼的疗效 , 还能改善索拉非尼的耐药性问题 , 而这种协同作用依赖于抑癌基因p53的正常表达[5] 。
葡萄糖|《科学》子刊:“饿”是肝癌治疗破局的新方向吗?
文章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是我国第5大常见癌症 , 也是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 。 在原发性肝癌中 , HCC占75%-85% , 是肝癌的主要形式[6] 。
对于不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来说 , 索拉非尼是一种常用药 。 这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能够将总生存期延长3个月 。 然而遗憾的是 , 由于 耐药性的问题难以克服 , 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痊愈的病例[7,8] 。
如此看来 , 索拉非尼在HCC治疗上亟需寻找新出路 。 而经济实惠、健康无公害的FMD无疑是一个联合治疗好搭档 。
这次 , 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就对索拉非尼与FMD的联合疗法进行了考察 。
首先 , 他们 选用了一种对索拉非尼具有很强耐药性的HCC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 , 皮下注射给小鼠(NMRI) 。 并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治疗 , 分别为安慰剂+随意饮食组、安慰剂+FMD组、索拉非尼+随意饮食组、索拉非尼+FMD组 。
在用FMD喂养小鼠时 , 研究者们 选择了5:2断食方案(每周断食2天) , 而不是隔日断食 。 他们发现 , 虽然两种FMD方案都会导致小鼠短期内血糖水平以及体重下降 , 但如果小鼠 采用5:2断食方案喂养 , 体重从长期来看处于稳定状态;而采用 隔日断食方案喂养的小鼠 , 体重呈不可挽救的下降趋势 , 长期治疗的话 , 怕是病还没好鼠鼠就饿没了 。
C、D:5:2断食以及体重变化
E、F:隔日断食以及体重变化
经过超4周的治疗 , 研究者们发现 ,索拉非尼或FMD的单一治疗仅显示出肿瘤减小的趋势 , 肿瘤大小未发生明显改变 。 与之相比 , 当联合治疗时 , 疗效叠加 , 索拉非尼+FMD组小鼠的肿瘤生长被显著抑制 , 且总体重未受影响 。
这表明 , FMD或能以协同效应减轻索拉非尼的耐药性 。
葡萄糖|《科学》子刊:“饿”是肝癌治疗破局的新方向吗?
文章图片

Fasted/Sfd(FMD+索拉非尼)组小鼠的体重没变 , 肿瘤生长被抑制
Prokesch和他的同事们还将HepG2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 , 结果显示 ,在模拟FMD的培养基中添加索拉非尼4小时后 , 细胞凋亡信号就已经升高;HepG2细胞的活力随索拉非尼的剂量提高而降低 , 细胞毒性、细胞凋亡数量随剂量提高而增加 。 这一结果 , 在患者来源耐药性HCC类器官的体外培养中也再次得到证实 。
葡萄糖|《科学》子刊:“饿”是肝癌治疗破局的新方向吗?
文章图片

在FMD模式下 , 索拉非尼的疗效与剂量呈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