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怪病:咽喉如有梅核堵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个良方可用

|一个怪病:咽喉如有梅核堵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个良方可用

文章图片

|一个怪病:咽喉如有梅核堵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个良方可用

有时候 , 有一些疾病 , 看起来无关痛痒 , 但是却让人难受不已 。 比如说有一种疾病 , 就像是喉咙里塞了个秤砣 , 令人难受不已 , 你想尽办法想把它咳出来 , 但是发现无论怎么努力也咳不出来 , 你想尽办法想把它咽下去 , 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 如此循环往复 , 真是让人痛苦不堪 , 说它是一个重病 , 根本谈不上 , 说它是个小病 , 却又折磨人 。
正所谓 , 天下之大 , 无奇不有 。 在大千世界里 , 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 , 并不奇怪 。 那么 ,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 一直困扰着咽喉 , 让人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呢?中医认为 , 痰气互结 , 就容易导致这种疾病 。 对此 , 古人还形象地给它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梅核气 。
对于梅核气这种疾病的症状和方药 ,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相关记载 。 不过当时只是在女性疾病中提到 ,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 意思就是说 , 女性朋友突然觉得咽喉中犹如一块又干又硬的肉肉塞着的 , 令人很是难受 。 对此 , 医圣张仲景也给出了方药 , 也就是“半夏厚朴汤主之” 。

医圣张仲景指定的半夏厚朴汤 , 是一个药简效宏的奇效良方 , 那么 , 它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金匮要略》记载 , 半夏厚朴汤主要由“半夏一升 , 厚朴三两 , 茯苓四两 , 生姜五两 , 苏叶二两”等5味中药组成 。 原方的煎煮方法是 , 用水1400毫升 , 煮取药液800毫升 , 分四次温服 , 白天三次 , 夜间一次 。
由于经方的方药剂量是古代剂量 , 因此现代使用的时候 , 一般都会改成现代通用剂量 , 对于半夏厚朴汤的几味中药 , 现代通用剂量是这样的:半夏12克 , 厚朴9克 , 茯苓12克 , 生姜15克 , 紫苏叶6克 。 对于煎煮方法 , 这里面也有一些讲究 , 就是半夏和厚朴可与生姜先煎半小时 , 然后再下茯苓同煎 , 快要煎好的时候 , 再下紫苏叶煎煮3~5分钟后 , 关火候药 。 一般的中药是一天三次 , 不过半夏厚朴汤一般是一天四次 。 研究发现 , 采取“日三夜一服”的方式 , 连续给药 , 是为了使药力持续 , 以防痰气复聚[1

这个半夏厚朴汤 , 它的配伍究竟有些什么讲究呢?全方以半夏为君药 , 主要发挥着化痰散结、降逆和胃的作用;以厚朴为臣药 , 主要发挥着下气除满的作用;茯苓、生姜、紫苏叶为佐药 , 其中茯苓主要发挥健脾渗湿的作用 , 紫苏叶主要发挥着理肺疏肝的作用 , 生姜主要发挥着和胃止呕、散结制毒的作用 。 其中生姜用量最大 , 而半夏、厚朴恰好得到生姜的辅佐 , 能够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

半夏厚朴汤虽然只有五味药 , 但是每一味都是相互联系的 , 比如半夏与厚朴 , 作为君臣药 , 二者配伍能够化痰结 , 降逆气 , 实现“痰气并治”的作用;半夏与茯苓 , 二药通用可以增强化湿气、健脾胃的作用 , 先安未受邪之地 , 以免脾湿生痰;半夏与生姜 , 二药配伍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 而且半夏的温燥与毒性 , 生姜刚好能够帮它化解;厚朴与生姜 , 二药配伍可以增强宽中和胃的作用 , 还能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厚朴与紫苏 , 二药配伍可以增强行气宽胸、宣通郁结的作用 。 所以 , 这个半夏厚朴汤 , 看似五味中药 , 实则是一张网 。
对于半夏厚朴汤 , 也有学者对它的方源进行了刨根问底的探求 , 发现半夏厚朴汤是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为底方 , 加厚朴、苏叶等中药而成;对于半夏厚朴汤的适应症 , 按照《金匮要略》中记载 , 原方主治梅核气 , 但是后世医家逐渐将半夏厚朴汤运用于七情郁结、中上二焦寒痰停饮所致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脘痞闷疼痛、暖气不舒、呕恶食少等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