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近代名中医胡希恕,曾拒绝为日本人服务,将中医经方学推向新高度

行医|近代名中医胡希恕,曾拒绝为日本人服务,将中医经方学推向新高度

文章图片

行医|近代名中医胡希恕,曾拒绝为日本人服务,将中医经方学推向新高度

文章图片


胡希恕老先生 , 原名又叫胡禧绪 , 他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沈阳北效区的伍旗村 , 1919年 , 年轻的胡希恕通过自身的努力 , 考入了当时的北京通才商业专门学校 , 也是就现如今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 。 在大学期间 , 就常常为人诊病 , 而且效果也是相当不错 , 但当时胡希恕先生学得并不是中医专业 , 为何对中医诊病如此精通呢?

这就要从他中学的时代说起了 ,当时教他的国文老师 , 叫王祥徵 , 他是何北人 , 也是清末的进士 , 在求学期间 , 与一名宫中的太医同住一室 , 这位太医见王祥徵才学横溢 , 聪明能干 , 就劝他改学医 , 说不学医是为不忠君 , 于是王祥徵渐渐开始接触传统的医学常识 , 秀才学医 , 如快刀斩豆腐 , 真是小菜一碟 , 很快入门 , 没几年功夫 , 竟学有所成 , 师出于蓝而胜于蓝 。

后来王祥徵考中进士之后 , 并未从医 , 而是做一个小官 , 可好景不长 , 辛亥革命爆发 , 走投无路 , 转投奔在沈阳的同学李铁珊 , 在同学的推荐下 , 这才做了胡希恕所在学校的国文教师 , 并且业余时间从医 , 渐渐地在沈阳也是名声四振 。
王祥徵先生为了力保中医不失传 , 于是就想在学生中物色几名弟子 , 当看到在足球场上挥洒汗雨 , 精力充沛的胡希恕时 , 感觉眼前一亮 , 多次劝诱之后 , 包括胡希恕在内的十多名学生 , 拜于他的门下 , 利用课余时间 , 开始系统地教学生学习中医知识 。

【行医|近代名中医胡希恕,曾拒绝为日本人服务,将中医经方学推向新高度】

王祥徵虽为清末进士 , 并思想并不迂腐 , 他讲《伤寒论》时 , 主张结合近代科学 , 弘扬唐容川等人的所提倡的中西医汇通等学术观点 。 花了两年时间 , 给学生们讲完了《伤寒论》 , 在十多个学生当中 , 只有胡希恕学得最好 。
所以考入大学时的胡希恕 , 当时的行医水平已有一定水平 , 看个小病痛 , 那是易如反掌 , 如探囊取物!但是他也跟自己的师傅王祥徵如出一辙 , 起初并不想行医 , 大学毕业之后 , 也当上了教师 , 先后在沈阳县立中学、辽宁省立中学等多所学校担任英文教师 。 后来还做到市政公署营业股股长 , 后来日本侵略中国 , 日本人提出让胡希恕为日本伪政府工作 , 胡希恕誓死不从 , 1936年辗转来到北京 , 才开始悬壶济世行医 , 行医之余 , 也没忘师傅王祥徵先生 , 将中医发扬光大的愿望 , 在解放初期 , 与一批老中医 , 如陈慎吾、谢海洲等人 , 共同办学 , 传授中医学术 , 开设了首家北京私立中医学校 , 被当时的卫生局批准为中教育试点 。



受恩师王祥微的影响 , 胡希恕先生在《伤寒论的》教学中 , 也不用脏腑理论 , 他自编教材 , 通过对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内经》等医典的研究 , 再结合当时中外有关中医的一些文献 , 提出了《伤寒论》六经非《内经》经络概念 , 而是来自八纲的独特概念 , 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 将中医经方学推向新高度 。
他的独特的理论中 , 经方医学的核心理论特点 , 主要有三个:
1、《伤害论》是经方 , 《黄帝内经》则代表着医经体系 , 二者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 , 前者采用的六经辩证 , 后者则用得是脏腑经络辩证 。
2、明确指出六经来自八纲 , 将纷繁复杂的体系变得简单清晰 , 让更多的人普通人也能够读懂《伤寒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