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说起高血压的标准 , 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标准 , 并非没有争议 。 上世纪50年代降压药问世 , 让大家看到了降血压的好处 , 但具体要降多少 , 其实医生心里也没有底 。 以收缩压为例 , 很长时间人们的认为是:正常的收缩压应该是100+年龄 ,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变硬 , 血压只有增高才能把足够的血打到头部以保证脑的供血 。 舒张压因此一直是确定是否为高血压的主要标准 。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好像是一座城市的交通系统 , 不断地把氧气和营养运进来 , 把废物排出去 。
1967年的一项研究确定了降压的好处 , 即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率下降 。 但第一个收缩压的标准的研究直到1991年才发表 , 虽然在流行病的研究中 , 一般都以收缩压120mmHg来作为是否为高血压的分界线 , 但实践中的标准划分却是众说纷纭 。 例如 , 美国心脏协会对60岁以上人群收缩压的高血压标准是140mmHg或更高 , 而在2013年12月份 ,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为这一人群所定的标准竟然是150mmHg , 结果标准一出 , 马上受到抨击 , 就连标准委员会内部也未能达成一致 , 12名制定标准委员中 , 竟有5人公开反对 , 认为标准定得太宽松 。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很早就有人尝试如何测量血压 , 图为早期的研究者利用动物做实验 。
也许是受到不同标准争议和困惑的影响 , SPRINT研究旨在确定如果把收缩压标准下降到120mmHg的可能影响 。 研究人员把9000多名50岁以上的受试者分为两组 , 一组把血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 , 另一组则控制在120mmHg以下 。 结果6年不到 , “降低标准”的效果已经很明显:120mmHg组比140mmHg组的心脏病、心衰和中风发病风险下降了30% , 死亡的风险下降了25%!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第一个“现代”血压计是意大利发明家ScipioneRiva-Rocci在1896年发明的
可以预计 , SPRINT的研究结果将会对高血压的标准制定产生深远的影响——把收缩压降到120mmHg以下将是50岁以上人群的目标 。
需要指出的是 , SPRINT研究中所使用的干预完全是药物 , 有些人竟同时服用3种以上的高血压药物 。 俗话说药有三分毒 , 最理想的干预(尤其是高血压前期)还应该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
科学研究表明 , 高血压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点:
抽烟
体重超重或肥胖
饮食中吃盐太多
缺乏运动
酗酒
压力太大
遗传
年龄
肾脏病
甲状腺亢进
常常失眠等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收缩压 , 舒张压 , 心跳(从上到下)和抽香烟支数直接有关 , 抽的越多 , 指标越高 。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越是肥胖 , 越是血压高(右图上虚线为收缩压) 。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柴米油盐”“盐大力粗”——盐与人类进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 , 中国在西汉时期 , 东台先民就已经开始“煮海生盐” 。
为什么要把血压控制在“120/80”之下?
文章图片
但过多地摄入盐会导致高血压已经被人类大量的科学研究所证明 , 而77%过度摄入的盐来自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