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胃口的好坏 , 是我们经常判定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志 。 胃口好饭量相对也会大一些 , 那么是否意味着 , 人们饭量的大小与寿命的长短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饭量只是体现身体机能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
国内外都有一些地区是“长寿村” , 这里的人们普遍长寿 , 通过有关研究机构的深入调查发现 , “长寿村”的人们之所以长寿 ,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之外 , 人们特别是年龄很大的老人们 , 普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比如生活非常有规律、心态非常好、饮食比较科学和健康 。 从饮食上来看 , 并不是人吃得越多、寿命就会越长 , 而是要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有规律 。
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文章图片
据权威机构研究的数据显示 , 在自然死亡的样本中 , 引发死亡占比最高的原因就是疾病 , 而20%以上的疾病是由于人们的饮食所引起 。 当然 , 如果吃的太多 , 就极有可能引发肥胖 , 加重身体负担 , 继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吃的太少 , 则很有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新陈代谢失调、身体机能紊乱 。 无论是吃得过多还是过少 , 对于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 从而容易引发相应疾病 , 最终影响到人们的寿命 。
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文章图片
但是 , 应该看到 ,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死亡案例 , 是由于吃得多或者吃得少直接所引发的 , 更多的则是饮食的结构以及饮食的规律性所导致 。 从饮食结构上看 , 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 每天所摄入的量要均衡、最好达到相应的标准 , 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 如果一个人习惯于每天都大鱼大肉 , 而忽略对蔬菜、水果的摄入 , 那么无论饭量多少 , 都将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
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文章图片
从饮食的规律性来看 , 即使人们每天摄入的营养素都满足要求 , 但摄入的时间上如果没有规律性 , 也就是说饥一顿饱一顿 , 或者作息时间没有规律 , 想起来吃饭就吃点 , 那么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与自身体内的“生物钟”产生矛盾 , 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在时间分布上也会出来不平衡 , 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
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文章图片
因此 , 身体健康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结果 , 身体健康了 , 思维就会活跃 , 浑身就会充满能量 , 心情也会非常愉悦 , 那么体现在身体机能比如消化系统方面 , 就会表现出胃口很好 , 吃嘛嘛香 , 从外在上来看 , 显得饭量就很大 , 其实饭量只是身体机能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 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 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之间 , 科学界还没有给出它们之间有必然联系的结论 。
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
无论是人类 , 还是其它动物 , 决定寿命长短的核心 , 就是DNA , 再具体一点就是染色体中的端粒 , 它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以及控制细胞的分裂周期 。 随着机体的成长以及生理活动的进行 , 人体细胞不断在进行着分裂 , 而在分裂的过程中 , 细胞每分裂一次 , 端粒就会缩短一些 。 如果细胞分裂达到一定程度 , 那么端粒就会完全被“磨损” , 从而细胞失去有效的分裂功能 , 细胞就会死亡 , 人体相应也会走向衰老直至生命的终点 。
人的饭量大小与寿命长短有关联吗?目前科学界有什么结论?
文章图片
不同的动物 , 细胞分裂的周期不同、分裂的次数也不同 , 因此 , 细胞端粒磨损的时间长度也不尽一样 。 有科学家做过系列实验 , 人体很多细胞的分裂周期为2.4年 , 可以分裂50次 , 因此人类的寿命极限应该在120岁左右 。 当然 , 人体内的细胞分化程度非常大 , 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的细胞 , 其更新周期也不一样 。 以上数据只是针对大部分的细胞所进行的平均换算 。 而不同的人们 , 他们的基因有着差异 , 也决定着遗传性状的不同 , 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细胞的分裂周期以及分裂次数 , 所以 , 遗传是影响人类自然寿命最主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