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荷花作为夏日清雅之物 , 不仅是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 也是道地老饕们的风雅大餐 。 有句话说得好:荷花的美 , 一半在文人眼中 , 一半在吃货碗里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吃货喜荷 , 在于其全身上下皆可做成美味 。 古人早就发现荷花的根、叶、花、果无一不可入馔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素来爱吃会吃的江南人 , 把荷“吃出了花” , 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莲藕
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 , 各地都有许多著名的藕品 。 比如苏州东南隅黄天荡所产的苏州荡藕 , 号称“雪藕” , 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 嫩藕生吃时可与鸭梨媲美;杭州西湖所产之藕由于白嫩似少女之臂 , 故美其名曰“西施臂”;南京近郊所产的花香藕 , 藕头鹅黄色如半透明的琥珀 , 藕身极嫩脆 , 汁水充足……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 , 莲藕入馔并无太多的限制 , 做法简单多变 , 拌炒炖熬焖均可 。
说到莲藕 , 不得不提江南地区独特的“中式甜品”——桂花糯米藕 。 生糯米灌在莲藕中 , 加入没过藕段的清水 , 然后将冰糖、红枣、莲子等配料放入锅中 , 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慢炖 , 让白嫩的藕染上烟霞般的红 , 煨完之后取出糯米藕切成均匀的薄片 。 最后 , 再舀一勺浸满桂花香的浓稠糖汁淋上 。 桂花香气浓郁、糯米软糯香甜、莲藕清香软绵 , 咬一口 , 酥软甜蜜的感觉在口腔蔓延 , 唇齿间还能感到藕丝的绵密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藕粉也是江南人喜爱的甜品之一 , 杭州的三家村、扬州的宝应等都是藕粉的重要产地 。 简单用滚水冲泡 , 藕粉晶莹剔透、质地细滑 , 带着独有的弹滑劲 , 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藕带
藕带在很多地方被称为藕苗、藕稍或银苗菜 。 它与藕本质相同 , 条件适宜时就膨大成为藕 。 简单来说 , 它就像是莲藕的少年时期 , 等过了中年期后就“发福”成了莲藕 。 和红遍大江南北的莲藕相比 , 藕带显得小众了许多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认知度虽然没有那么高 , 但其实古人早就将藕带端上了餐桌 。 《本草纲目》将其写为“藕丝菜” , “五六月嫩时 , 采为蔬 , 功与藕同 , 解烦毒 , 下瘀血” 。
作为夏季时令蔬菜的藕带 , 是安徽湖阳人餐桌上必备的菜肴 , 这里的人们称呼它为“摩泥头” 。 藕带的赏味时间非常短 , 每到五六月 , 一盘清脆爽口的“摩泥头” , 便是水乡夏日里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将新鲜的藕带买回来斜切成段 , 以盐略腌使它更加脆爽 , 然后冲洗干净 , 起锅入油 , 加入蒜、青椒、干辣椒和醋 , 快速以大火翻炒出锅 , 如此就可以得到这一盘来自夏天的脆爽美味了 。 藕带除了爆炒之外还可以凉拌 , 作为佐粥开胃小菜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荷叶
古代医书记载:“荷叶清凉解暑 , 止渴生津 , 治泻痢 , 解火热 。 ”
江南的荷花,一半在文人眼中,一半在吃货碗里
文章图片
荷叶直接吃有苦涩味 , 人们通常会将它加入粥里 。 将新鲜荷叶或晒干荷叶泡开 , 在粥快煮开时放入 , 焖一会儿即可食用 。 在荷叶粥里再放些桂花与冰糖 , 放凉了再喝 , 满口沁香 。 也可先煮出荷叶水入汤、入粥 , 取荷叶的清新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