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一定百分百准确吗?一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

很多人觉得现在医学都很发达 , 很多高科技的仪器设备能够帮助医生做诊断 , 认为误诊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事情 , 其实并非这样 , 现代医学的发达程度远不及人们想象的那样 , 对于一些很复杂的病例来说 , 出现误诊或者根本诊断不出来是经常出现的 。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例在中国顶级医院出现的误诊病例 。
患者的病史
患者男性 , 62岁 , 因“血压升高一个月”入院 。 患者一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 , 起床后出现突然的血压升高 , 最高血压达180~100mmHg , 伴有头晕、心慌、心悸 , 无头痛、四肢乏力、抽搐等症状 。 住院以后 , 体格检查未发现患者有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等体征 。
进一步辅助检查 , 超声和CT均表明 , 患者的左侧肾上腺区有软组织密度肿块 , 呈分叶状 , 大小约3.2cm×3.9cm×3.6cm , 平扫CT值约为28Hu , 增强后门脉期CT值为47Hu , 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晰 。 影像科及泌尿外科一致认为是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 , 当然其他转移瘤不除外 。
患者的CT图 , 可以看到左侧肾上腺区有3.2cm×3.9cm×3.6cm的肿瘤
抽血化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儿茶酚胺、皮质醇等相关内分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钠、钾等电解质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 。
初步诊断和拟定治疗方案
患者有突发高血压病史 , 影像学检查也明确肾上腺区有肿瘤 , 影像学表现也比较符合嗜铬细胞瘤的特点 , 虽然肾上腺相关激素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查体也未见有相关体征 , 但是肾上腺肿瘤的确有一部分是无功能性的 。 综合判断 , 当时给予的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
治疗方案就按嗜铬细胞瘤来拟定 , 术前两周给予可多华4mg , 每天一次口服 , 做好术前 , 准备拟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
术中所见
当时选择了经腹入路的肾上腺手术 , 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手术 。 术中游离好左肾上腺区域的脂肪组织后 , 见左侧肾上腺的外观正常 , 而肿瘤位于左肾上腺脾区的下级 , 大小直径约为3.5cm , 边界较清晰 , 术中刺激肿瘤 , 没有见血压波动 , 考虑患者的高血压和这个肿瘤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 将肿瘤充分的游离之后 , 见肿瘤的基底与胃大弯相连 , 考虑其来源于胃 , 然后将肿瘤完整的切除 , 放置标本袋中取出 。
CT检查一定百分百准确吗?一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
文章图片
切下来肿瘤的剖面
手术过程顺利 , 手术时间125分钟 , 术中出血50毫升 。 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 , 并排气 , 第3天拔除导尿管 , 第4天拔出胃管 , 并进流食 , 逐渐过渡为正常的饮食 , 第5天拔出引流管 , 第6天出院 。
最终的病理诊断
术后病理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 , 形态和免疫组化符合胃间质瘤的特点 , 但病理也不除外这个肿瘤具不具有恶性潜能 。
CT检查一定百分百准确吗?一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
文章图片
术后病理照片 , 为梭形细胞
总结分析
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 很容易误诊 。 本例患者 , 胃间质瘤长在左侧肾上腺区域 , 并且合并有高血压 , 因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 , 虽然这个病例的误诊并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治疗 , 但是作为医生 , 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 提高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率 。
回头看这一例病例 , 医生做的好的地方在于医生选择了经腹入路做这个手术 , 这样在分离肾上腺区域的时候 , 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肿瘤的位置 , 如果当时选择进后腹腔进入肾上腺区 , 由于腹膜的存在 , 很可能出现找不到肿瘤的尴尬 。
当然 , 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 , 影像学虽然表明肿瘤在肾上腺区域 , 但是仔细看这个肿瘤和胃之间还是有一点界限含糊的 , 再加上患者并没有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 而且相关内分泌检查也没有异常 , 如果当时能够多考虑一下是否肿瘤来源于胃 , 做一个超声胃镜 , 那么或许能够避免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