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1700亩土地“打包”给了山农大( 二 )


服务兴乡村 , 情满腰包鼓 。 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 明确各工种、各工序收入分配方式 , 南仇村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稳定增收 。 农户王坤是实验基地上的“长工” , 自家的2亩多地一年的流转费用就是2000多块钱 , 每天50多块钱的打工收入 , 一年下来又是两万来块钱 。 他高兴地说:“一亩地1000块钱的流转费村里一份不扣 , 在基地上干活 , 家里什么事也耽误不了 。 ”
在农作物灭茬、施肥等环节 , 山东农业大学按100元/亩的价钱支付给合作社 , 刨除水电费、机械使用等必要的支出 , 合作社自留10元 , 其余的最大程度地让利给农户 , 不仅提高了基地打工农户的积极性 , 也让实验基地得到最好的维护 。
为加大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南仇村还积极协调各类政策资金 , 今年新打井14眼 , 埋设水管8000米 , 目前完善配套刷卡智能机井54眼 , 保证了实验基地灌溉供水 。
共种“一块田” , 校地合作成典范 。 据了解 , 这些年来 , 实验基地里从来没丢过一个果 , 少过一粒粮 。
“只要是人家实验基地里的 , 我们绝不伸手 , 不沾一点 。 ”张维利说 , 专家教授做科研取完样剩下的粮、果、菜我们也不要 , 就是要立好“规矩” , 不能坏了名声 。 我的手机还连着试验基地里的监控 , 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 , 一有什么情况接着就跟他们联系 。
这个村1700亩土地“打包”给了山农大】全村耕耘“一块田” , 美丽宜居乡村成画卷 。 这些年 , 南仇村投资100多万元完成“户户通”工程 , 打造起通基地、通村社、通农户的便捷交通网 , 栽植绿化苗木2万多株 , 安装路灯60多盏 , 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