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瓜那些事

最近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诗”火了 ,
居然 , 黄瓜也躺枪了!
请大家耐心看完《黄瓜》——
关于黄瓜那些事
文章图片
还是让小编给你说说黄瓜那些事吧:
黄瓜是中国夏季的主要菜蔬之一 。 夏季天气炎热 , 黄瓜的含水量非常高 , 吃黄瓜可以帮助消暑除热 , 补充水分 。 国人食用黄瓜已有数千年历史 , 袁枚、陆游、乾隆皇帝等都是“黄瓜控” , 那么 , 关于黄瓜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原产印度 , 张骞出使西域将黄瓜引入中原
黄瓜的原产地是在印度 ,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将黄瓜引入了中原 , 所以 , 它最早的名字便叫做“胡瓜” 。 至于胡瓜因何变为了“黄瓜” , 这就有两种说法了 。
《贞观政要》里提到:“隋炀帝性好猜防 , 专信邪道 , 大忌胡人 , 乃至谓胡床为交床 , 胡瓜为黄瓜 , 筑长城以避胡 。 ”隋炀帝本身有鲜卑血统 , 统一全国之后 , 便很忌讳“胡”字 , 也很避讳胡人 , 所以将“胡瓜”更名为“黄瓜” 。
关于黄瓜那些事
文章图片
唐朝人孟显在《食疗本草》里又记录过另外一个说法:“胡瓜 , 北人亦呼黄瓜 , 为石勒讳 , 因而改 。 ”说的是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本身是少数民族 , 非常不喜欢底下的人说“胡”字 , 于是将胡瓜改作了黄瓜 。
不过“黄瓜”是绿色 , 为何被改为了“黄瓜”呢?有学者思考过:胡瓜完全成熟的时候 , 果实表面是黄色的 , 所以改成了黄瓜 。
北魏大臣 , 怀揣黄瓜带给太子当零嘴
其实在隋唐之前的一些故事里也可以看到“黄瓜”这个词 。
比如南北朝的南梁时期有本《述异记》 , 专门记载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 其中有个故事 , 说的是南康郡的樗都县(今属赣州)沿江的山崖下有个石室 , 名“梦口穴” 。 曾经有个船人遇到一个身穿黄衣服的人 , 担着两笼黄瓜 , 求船人载他过河 。
黄衣人在船上要吃要喝 , 船人想要个黄瓜 , 黄衣人却不给 。 到了山崖下 , 黄衣人唾了口唾沫在吃东西的盘子上 , 然后直接跑上了石室中 。 船主开始非常生气 , 但见他进了石室后才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 再看盘子上的唾沫 , 已经全化作了金子 。
这个故事比较离奇 , 带有虚幻色彩 , 但是也有一些故事是真实见于正史的 。 比如北魏时期有个大臣叫作郭祚 , 被皇帝任命为太子少师 , 负责指导太子的学业 。 《魏书》上记载过 , 郭祚有一次跟着北魏宣武帝去东宫 , 当时的太子年纪还小 , 郭祚特意在怀中装着一根黄瓜带给太子当零食吃 , 后来人家知道了 , 就嘲笑他是“黄瓜少师” 。
上面的故事都发生在隋朝之前的南北朝时期 , 至于当时的人吃的黄瓜是不是现在我们说的黄瓜 , 那就不能下定论了 。 但可见当时就有“黄瓜”的称呼了 , 最少“胡瓜”和“黄瓜”在当时是并用的 , 后来隋炀帝大力推广了“黄瓜”的叫法倒是很有可能的 。
其实一直到唐朝 , “胡瓜”一词还经常被人们提及 。 唐朝的《酉阳杂俎》里便记载了个奇异事件 , 话说有个叫王沂的人 , 平生是个乐盲 , 忽然有一天睡觉醒来发现自己无师自通 , 然后找来琵琶弹奏 , 编成了几支新曲子 , 听他弹奏的人无不听得泫然泪下 , 其中就有一支曲子名叫《胡瓜苑》 。
关于黄瓜那些事
文章图片
中唐时的唐德宗立志削藩 , 结果激起了叛乱 。 建中四年(783)京城长安沦陷 , 唐德宗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 , 一路上狼狈不堪 , 但沿途老百姓特别热情 , 进献了很多瓜果 , 于是唐德宗欣慰地表示:“累路百姓进献果子胡瓜等 , 虽甚微细 , 且有此心 , 今拟各与散试官 , 卿宜商量可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