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血压有随着季节波动的规律 , 在天冷的时候 , 人体血管收缩 , 排汗减少导致随汗液排出的钠离子在体内更多的蓄积 , 导致血压趋向升高 。 所以华子会告诉朋友们 , 秋冬季节是控制血压的重要季节 。
在与朋友们交流时 , 华子发现 , 很多人对高血压有认知误区 , 结果导致了高血压治疗失败 。 这些误区必须要纠正 , 不要等到引起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时才去追悔莫及 。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文章图片
一、防治高血压是家庭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不是传染病 , 防治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 。 但实际上 , 防治高血压是家庭问题 。 比如说控制高血压需要戒酒、限盐、低脂、低糖饮食 , 保持合理体重 , 这些通常需要与患者同桌吃饭家庭其他成员的配合 , 甚至在饮食习惯上做出一定的妥协才能做到 。
同一个家庭的人 , 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 高血压虽然不是遗传病 , 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 。 如果父母有高血压 , 那么子女的高血压风险就会大增 , 尽早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 , 可以延缓或是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文章图片
二、家庭自测血压比医院更准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 身体检测要去医院才是“权威” 。 但是在血压的测量上 , 家庭自测的血压值准确性要高于医院诊室的测量 。 准确地测量血压需要避免外界干扰 , 而医院环境嘈杂容易受到干扰 , 更有人遇到医生会紧张 , 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情况 。
而在家庭环境下 , 更容易放松 , 此时测量的血压值更为准确 。 不过要注意的是 , 家庭测量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超过135/85mmHg , 比医院诊室测量的140/90mmHg高血压诊断标准低一些 。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文章图片
三、越早服药保护作用越好
很多人有了高血压之后 , 会纠结服药的时间 。 担心吃药过早 , 对身体的“毒害”太多 。 对于初次发现的高血压 , 如果没超过160/100mmHg , 可以试着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方式进行干预 , 如果3个月血压仍未达标 , 就建议用药控制 。
如果初始血压超过了160/100mmHg , 就建议立即用药控制 , 而且很可能需要2种药物联用才能较好地控制血压 。 大家要明白 , 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 越早用药 , 对心、脑、肾、眼等器官的保护就越好 。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文章图片
四、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有些人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之后 , 也会积极治疗 , 但是却是自己购药服用;或是四处打听“偏方”、“秘方”;或是只知道服药 , 却不看效果;或是只凭自己的感觉服药 , 降压药物吃吃停停 。 这些都是高血压治疗时常遇到的误区 。
正确的做法是 , 患了高血压之后 , 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血压升高程度、有无禁忌症等情况 , 由医生选择合理的药物 。 在用药时 , 需要自行监测血压 , 以确定药物效果 , 调整用药方案 。 在找到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之后 , 需要长期坚持规律用药 , 不能擅自停药 。
高血压在治疗中,容易遇到的5个认知误区,要注意避免
文章图片
五、不要过度关注血压数值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 , 是高血压患者接受了正规的治疗 , 但对血压数值过度关注 , 结果造成了精神紧张 , 反而加重了高血压 。
血压不是降得越快、越低就越好 , 每天有一定的波动也是正常情况 。 大多数人吃了降压药之后 , 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药物调整 , 逐渐把血压降到目标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