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这6点→

仲秋时节 , 沪上的温度也越来越低 , 尤其是早晚更觉凉气逼人 。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科主任赵玉红提醒:这个季节因天气变冷而引起的着凉感冒、血压波动、饮食不当等 , 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 。
76岁的李老伯是一位冠心病患者 。 一年前 , 李老伯因急性心肌梗死在某医院进行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
近来随着气温降低 , 李老伯又感觉胸闷、心慌加重 , 血压也升高了 , 达到了170-180/100-108mmHg , 便来到天山中医医院内科就诊 。
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这6点→
文章图片
“在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 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 , 根据评估结果给患者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 , 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 血压也恢复正常 。 ”赵玉红介绍 , 近一周来 , 像李老伯一样来到天山中医医院心病科就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超过了120人 , 较前一周的就诊量翻了一番 。 “心脑血管病患者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 是这几天气温有所下降 , 导致患者血管收缩 , 血压随即升高 。 ”
赵玉红建议 ,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 , 保暖成为这个季节的第一要务 。 尤其是有既往病史的人群 , 更应该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 避免感冒、着凉 。 这个季节 , 虽然早晚气温低 , 但每到中午气温也会升高 , 处于燥热状态 , 此时切忌喝冷饮、待在空调房、冲凉水澡 , 这些都极易引起血管收缩 , 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 , 心衰患者引起心衰或者感染 。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误区 , 赵玉红也进行了提醒:
误区一:有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运动
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这6点→】很多人认为有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运动 , 其实有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在心脏康复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规律的活动 。 适当地进行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 , 让身体的微循环和血液循环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 通过运动等康复治疗 , 也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 加快心跳 , 加快血流速度 , 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 从而能够让身体得到适应 。
误区二:犯心绞痛时尽量不吃药
这是不正确的 。 心绞痛病人之所以会痛 , 是因为血管狭窄 , 心肌得不到血供 , 此时应该遵医嘱用药 , 及时检查 。 尤其是当患者出现胸闷气短、胸痛等不舒服的症状 , 一定要及时就医 。
误区三: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 , 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 , 便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 。 支架是在病情比较严重时选择的方案 , 并不是一劳永逸 。 如果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 , 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 , 危险性仍然存在 。 因此 , 即使做了支架手术 , 同样应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 , 长期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 定期检查调整 。
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6点:
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这6点→
文章图片
预防感冒 。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 , 因此切忌感冒 。 秋季温差大 , 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易伤风感冒 , 应及时增减衣物 , 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
控制血压 。 入秋之后 , 随着气温的下降 , 人体的血压逐渐上升 , 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 , 保持血压稳定正常 , 减少血压波动 。 高血压患者尤其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 , 应保持乐观情绪 , 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 。
情绪不能过分激动 。 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 导致心跳加快 , 心脏负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