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为七个月患儿创造的生命奇迹

“身为医务工作者 , 我们看过太多的生离死别 , 也见证了太多的生命奇迹 。 ”10月21日 , 在经过近1小时努力、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七月龄患儿的生命后 ,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成员、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室护士赵钰写下了这段文字 , “当你亲身体验过、感受过的时候 , 特别是在异国他乡、在受援国的孩子身上 , 我们付出的不懈努力 , 换来了生命奇迹的延续 , 成就感和幸福感瞬间充盈了我的心扉 。 ”
援非日记:为七个月患儿创造的生命奇迹】自1963年1月中国第一个向世界宣布派医疗队赴阿算起 , 共和国援非医疗队的历史已近60周年 。 赵钰所在的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于2021年8月正式组建 , 由22名队员组成 , 其中20名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涉及神经学科、急诊、心内、重症等15个临床专业 。
在当地时间2022年3月6日22点抵达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后 , 第29批医疗队的队员们就正式开启了援非任务 。 以下截取队员赵钰10月21日的自述 , 来一探援非医疗队的工作日常 。
10月21日清晨 , 我和麻醉科李学斌主任与往常一样 , 前往手术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 在神外手术间 , 一个7个月大的患儿躺在手术床上——看患儿面容、头围 , 应该是做脑积水分流手术 。 同时 , 一名枪伤需急诊手术的患者被推进手术室 , 李学斌主任和医疗队普外科闫文貌主任、胸外科真德智主任协助几方医生去抢救那个患者了 。 我留下来准备神外的手术 。
很快 , 医疗队神经外科张国滨主任来到手术室 , 与几方神外主任讨论手术方案 。 由于患儿年龄小 , 四肢血管极细 , 几方医护经多次尝试 , 也未能建立静脉通道 。 我与神外医生协商 , 建议在不影响头部手术切口的情况下 , 协助指导几方医务人员穿刺头皮针 , 建立了静脉通道 。
援非日记:为七个月患儿创造的生命奇迹
文章图片
患儿抢救现场 。 医疗队供图
手术前 , 我与几方神经外科Sylla和Kaba医生谈到了10月10日——“自救互救日” , 医疗队在郭伟队长带领下开展的“急救白金十分钟”——中几友好医院心肺复苏培训活动 。 他们非常感兴趣 , 但鉴于当天有医疗工作未能参加培训 , 强烈要求我在手术准备的间隙给他们培训一下 。 作为当时的培训导师 , 我再次通过视频与手把手教学向他们宣教心肺复苏的要领 。
“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正在迅速降低 。 ”当中几医护都专注于手术时 , 麻醉师Drame突然叫了起来 , 麻醉护士Bindaba立即上前查看血氧夹子 , 并让我去请医疗队麻醉科李学斌主任从枪伤患者手术室过来协助 。 当我们回到手术间时 , 患儿的心跳已经停止 。
我们立即给患儿进行了心肺复苏 。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 一岁以下婴儿心脏按压的深度约为4cm , 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 我亲自上阵并指导几方的两名医生轮流用大拇指做心脏按压 , 按照30:2的比例给与人工呼吸 。
看着患儿弱小的身躯 , 他的心脏可能还没有我的拇指头大 , 我心痛不已 , 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不能放弃 , 他才来到人世间7个月 , 还没有见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
大概抢救了30分钟 , 患儿依旧没有恢复心跳 。 几方医护准备放弃抢救 , 我和张国滨主任继续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会儿 , 或许会有奇迹发生呢 。 半年前 , 我俩初为人父 , 自己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时 , 就远赴非洲参加了医疗队 。 心中对新生命的热爱 , 让我们都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这个弱小的生命 。
也许是我们内心坚定的信念 , 也许是患儿不屈的求生意志 , 还有在场全体医护默默地祈祷 , 在持续心肺复苏42分钟左右时 , 患儿的呼吸心跳突然恢复了!那一刻 , 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 眼睛也不自觉湿润了 。 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难以置信 , 直呼这是一个奇迹!或许是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 , 奇迹会在永不放弃的坚持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