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张锡纯医案:张锡纯用黄芪治疗大气下陷,病家怀疑张锡纯用错药?

黄芪|张锡纯医案:张锡纯用黄芪治疗大气下陷,病家怀疑张锡纯用错药?

文章图片


稍微了解中医的朋友应该都指导黄芪这味药 , 黄芪药性为温 , 味微甘 , 能补气 , 兼能提气 , 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中就有黄芪 , 取其补气提升之意 。 而张锡纯队医黄芪亦有深刻的理解 , 还以黄芪为君药 , 创立了升陷汤 。
大气 , 是张锡纯对于宗气的更深理解 。 所谓宗气 , 就是人体脾胃吸收运化食物后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吸入自然清气所结合而成 , 存于胸中之气 。 宗气可以司呼吸 , 推动气血的运行 , 在外而为卫气 , 保护人体体表不被外邪入侵;在内而为营气 , 与血同行 , 周而不息 , 循环往复 。 可见宗气的重要性 。 而张锡纯所说的大气 , 在概念上等同于宗气 , 作用也基本一致 。

当大气下陷 ,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虚”的症状 。 如呼吸不畅、少气懒言、心悸怔忡、胸闷心慌等 , 总之就是气不够用了 。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会有大气下陷的症状 , 比如早上赶着上班没吃早餐 , 上午讲话过多或者过于劳累 , 中午回家一爬楼 , 本来平时没事 ,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心砰砰跳 , 气喘不过来 , 甚至出现头晕、手脚冰凉、眼前发黑等症状 , 这就是大气下陷了 。 而张锡纯在临床上也发现了这个规律 , 于是创立了升陷汤:
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方中以黄芪为君药 , 将大气补足 , 但注意一定是生黄芪;知母性凉 , 用来制约黄芪的热性;柴胡、桔梗、升麻均有升提之意 , 将整体药性托于胸中 。
张锡纯认为 , 黄芪善于治疗胸中大气下陷 。 《神农本草经》说 , 黄芪与发表药同用 , 可祛除外感风邪;与养阴清热之药同用 , 可清内风躁动;黄芪可生肌排脓 , 因其补益之力可将邪毒外托;表虚自汗者 , 黄芪可固表敛汗;水肿伴小便不利者 , 黄芪又可利尿消肿;妇女气虚导致的月经、带下崩漏 , 黄芪可补气固崩 。
黄芪 , 又称黄耆 , 耆为长者 , 所以黄芪以补气之功最优 , 推为补药之长 。

来看一则张锡纯使用黄芪治疗大气下陷的医案 。
沧州程家林董氏女 , 年二十余 。 感觉胸胁满闷 , 心中怔忡不适 , 稍微一动就一直流汗 , 诊其脉沉迟微弱 , 表示正气非常虚 , 右部为甚(左侧寸关尺对应心肝肾 , 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 。 张锡纯心想 , 患者的脉象是迟脉 , 迟代表有阳虚 , 还以为是心肺阳虚 。 再一问患者怕不怕冷 , 患者说不是很怕冷 , 这时候张锡纯才知道是胸中大气下陷 。
正好他们家中有备黄芪 , 于是张锡纯就嘱托其家属用黄芪一两 , 也就是30g煎汤服用 。 患者家族中有位哥哥懂一些中医 , 就怀疑张锡纯药和证对不上 , 也就是开错了药 , 明明胸中满闷 , 堵得慌 , 这肯定是有气郁有气堵在里面了 , 怎么还能用补药呢 , 这不是越补越堵吗?
张锡纯也没有对解释 , 直接对他保证 , 你先让患者吃 , 不要怀疑 , 如果是吃下去有什么错 , 你找我麻烦就是 , 这个责任我担着 。 这样一说家属也就放心让患者服药了 。 服药之后 , 果然所有的症状都好转了 。
这时候患者的族兄就问张锡纯 , 说《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 , 黄芪这味药生用透表之力很强 , 和我妹妹的自汗流汗不适合用 , 黄芪可以补气提气 , 有膨胀的感觉 , 和我妹妹胸中满闷是正好相反的 , 如今你用黄芪一两 , 反而将我妹妹这两个症状都治好了 , 而且心中怔忡乱跳的感觉也好了 , 这是为什么?
张锡纯解释道 , 黄芪确实有透表之力 , 但是体质气虚的人感受外邪时没有足够的正气将外协祛除出去 , 而将黄芪用于发表药之中 , 身体有了足够的兵力 , 才能将外邪抵抗出去 。 但是如果体质是阴虚的人 , 用了黄芪就会大汗如雨止不住 。 只有胸中大气下陷的人 , 体表卫气失去统摄而导致自汗 , 这时候用黄芪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 至于胸中满闷 , 那是因为大气下陷后 , 大气无法维持正常肺的呼吸功能导致的满闷 , 并不是气郁堵在胸中 。 心中怔忡也是同样的道理 , 心与肺都在同一位置 , 大气下陷后心脏失去托举 , 才会出现怔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