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危机来了!死亡率高的疾病都和它有关( 二 )


该调研还绘制出了一幅“中国肥胖地图” , 中国肥胖人群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 整体上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胖 , 其中 , 河北、山东、内蒙古的超重肥胖率排名前三 , 排名最低的是海南、广东和江西 。
2021年6月 ,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专门发表“中国肥胖专辑” , 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管理和治疗、对中国公共卫生的影响和政策应对三个角度 , 系统分析中国肥胖的现状 。 潘安等人在文章《中国肥胖流行病学和决定因素》中指出 , 过去二十多年 , 华北、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所有年龄段人群都存在超重和肥胖集群现象 。 北京是国内肥胖患病率最高的地区 。 广东、海南等部分沿海地区 , 广西、贵州、青海等欠发达西部地区 , 肥胖患病率普遍较低 。 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 也受到生活方式、体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文化背景等多因素影响 。
“但这不意味着北方人的健康风险一定比南方人高 。 ”母义明强调 。 目前 , 人们通常用体质指数(BMI)来划定超重和肥胖 , 即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 按照中国的标准 , 成人的BMI分别达到24和28时 , 就是超重和肥胖 。 BMI相对容易测量 , 但并非最完美的指标 。 母义明指出 , BMI无法测定脂肪的分布 , 容易遗漏对健康危害更大的腹型肥胖群体 。
此外 , 一些体重看似较轻的人 , 实则是“隐形肥胖” 。 陈伟提到 , 特别是一些女性 , 外观不胖 , 但患者体内脂肪含量很高 。 他曾接诊过一名患者 , BMI只有18 , 但内脏和腹部脂肪含量已达到38% , 超出正常指标的一倍多 , “我们临床肥胖的标准 , 是以体内脂肪过多来诊断的 , 而不是只看体重和BMI” 。 近期 , 《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 , 大量的脂肪会损害器官 , 增加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 。 专家们还担心 , 激增的新型减肥药需求将加剧人们把BMI作为单独诊断工具的依赖 。
肥胖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 母义明团队调研发现 , 肥胖的男性比女性更多 , 男性超重肥胖率达59% , 女性超重肥胖率约为37% 。 此外 , 母义明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 他们通过数据发现 , 男性肥胖年轻化的趋势更明显 。 当男性迈入30岁后 , 超重肥胖率迅速攀升 , 在35岁迎来肥胖高峰 。 相比之下 , 女性在50岁后 , 超重和肥胖比例才有明显提高 , 在70岁左右达到峰值 。
2021年7月 , 中国疾控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布文章 , 研究了2004年~2018年中国城乡超重和肥胖数据与变化趋势 。 该研究也呈现了相似趋势 。 2004年前 , 中国男性平均BMI、超重肥胖率均低于女性 , 但之后这一差距逐渐缩小 , 到了2010年 , 男性的超重肥胖率开始超过女性 。 2018年 , 中国18岁~69岁的肥胖人群中 , 男性约4800万人 , 女性约3700万人 。 此外 , 男性中 , 最胖的年龄段集中在30岁~49岁之间 , 而女性平均BMI和肥胖患病率整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
过去三四十年 , 肥胖在中国是种“富贵病” 。 潘安等人在研究中关注到 , 整体而言 , 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 , 肥胖率越高 。 这与美国、欧洲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一些发达国家 , 肥胖在较贫困地区更为普遍 。 但潘安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 近年来 , 中国城乡肥胖率的差距正在缩小 。 在经济条件更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肥胖问题 。 但在农村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 , 人们缺乏健康意识 , 肥胖率的增速在迅速上升 。 该团队预估 , 在不久的将来 , 收入与肥胖的正相关可能会转变为负相关 。 这一趋势在近期母义明团队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