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中国每4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孩子的这些行为,千万别忽略!( 二 )


钟母亲得知女儿确诊抑郁的消息 , 强按住自己打鼓的内心 , 她佯装平静地做了一个决定:休学 。
后来 , 钟华好转后曾对母亲说:“当时你们的举动和决定 , 等于救了我一条命 。 如果和其他家长似的 , 说你就是矫情 , 我可能就从窗户跳下去了 。 ”

抗抑郁|中国每4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孩子的这些行为,千万别忽略!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钟华经历了抑郁 , 全家像按下暂停键似的 , 开始反思整个家庭系统可能存在的缺陷 。
之前 , 家庭的主导是钟妈 , 而她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
那中国式家长是怎样的?
2018年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 , 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 。
研究结果表明 ,唯有中国学生与父母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 。 另外 ,中国学生与父母发生冲突最多 。 而这两项 , 就是中式家长最突出的表现 。

抗抑郁|中国每4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孩子的这些行为,千万别忽略!
文章图片

钟爸这样形容钟妈对女儿的期待:她希望女儿幼儿园拔尖、小学拔尖、中学拔尖、大学拔尖 , 最后出国去哈佛或斯坦福 。
钟华随着母亲一直以来的鞭策 , 一路追逐没有尽头的“优秀”到高中:
考了一个全班前三 , 钟华想获得家人的表扬 , 而钟妈问:第一是谁 , 第二是谁?
钟华考了全班第一 , 钟妈关注的是:年级第一是谁?全年级排名多少?
父母希望考得更好 , 和希望考到前十名 , 是本质上不同的 ,前一种更加折磨人 , 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 , 孩子达到目标后不会有快感;达不到就会引起家庭氛围的硝烟滚滚 。
笼罩在这样认知下的钟华 , 犀利地比喻自己:“好像我是一头驴 , 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 , 我拼命地为想吃胡萝卜而奔跑 。 ”
永远够不到胡萝卜的绝望 , 夹杂着高压的学业任务下 , 钟华的精神能量耗竭 , 深陷抑郁的沼泽 。
直面抑郁的病耻感:
“我只是病了 , 还有救”
若父母误读孩子最初的抑郁症状 , 孩子该怎么办?
现实情况下 , 并不是每个父母 , 都能做到钟华父母那样 , 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断 。

抗抑郁|中国每4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孩子的这些行为,千万别忽略!
文章图片

子烨就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中 , 独自坚持了2年 。 她的抑郁经历 , 让我们得以窥见抑郁少年所面临困境的一个切面 。
提到孩子的青春期 , 绝大多数家长会用“狂风骤雨”来形容 。 此阶段 , 孩子的情绪普遍波动较大 。 有时在旁人看来 , 甚至是芝麻大点的小事 , 都能引起巨大的情绪反应 。
也恰恰因为对青春期的刻板印象 , 父母总把孩子的一些异常举动 , 不假思索地笼统归结为“青春期的叛逆” , 等过了这段特殊时期就好了 。
被抑郁缠身的初中生子烨 , 就是这样的例子 。
在被父母起初误解为“叛逆”的至暗阶段 , 她独自挣扎了整整2年 。

抗抑郁|中国每4个孩子就有1个中招?孩子的这些行为,千万别忽略!
文章图片

初一开始 , 子烨出现了抑郁情绪和一定的躯体症状 , 但并不严重 。 父母以为只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 , 并没引起特别重视 。
在这段父母不理解的日子里 , 子烨自伤的念头并不稀奇 ,外人看起来疯狂的举动 , 却是她让自己冷静的方法 。
“我是班里的宣传委员 , 有次剪卡纸的剪刀盖子不见了 , 我一直找不到 , 非常焦虑 , 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 , 我用剪刀划破手指 , 一看到流血就冷静了下来 。 ”述说着自己触目惊心的经历 , 但子烨的脸上毫无一丝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