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高血压实践指南制订者之一李勇:没有哪个机构说了算的说法( 二 )


通常情况下 , 某一疾病的临床指南的制订工作由权威行业组织发起 , 并以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成立一个核心起草工作组和方法学工作组 。 首先核心起草工作组的专家们要确定在该疾病领域的临床诊疗目前面临哪些关键问题 。 针对这些关键问题 , 方法学工作组的专家们在全面收集和审阅既往数年或者数十年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按照公认的评价原则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分析、学术期刊发表等环节 , 最后得出哪些研究结果是高质量的(可靠的) , 哪些是中等质量的(相当可靠的)或差质量的(不可靠的) 。
在此基础上 , 核心起草工作组专家们摒弃不可靠的研究结果 , 而以可靠的和相当可靠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经过反复讨论甚至争论 , 最后达成一致或多数共识 , 形成针对该疾病的关键问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各项推荐意见 。 这些整理成文的推荐意见(指南草案)还必须再请更多的涉及该疾病临床诊疗的各个学科专家 , 还要邀请患者代表 , 一起来审读和评议 。 如果对某些推荐意见有比较大的分歧意见 , 还要将不同意见整理出来 , 付与起草工作组全体专家表决 , 达成75%以上专家共识方可列入推荐建议 。
“指南”需要多个相关的研究作为数据支撑 , 组成符合临床实践、可操作的行为推荐建议 。 如果临床研究结果尚不能提供足以支撑推荐建议的可靠研究数据 , 更多是该疾病领域的权威学术专家们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 只能称之为“共识” 。 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 , “共识”更多 。
澎湃科技:指南的制订由哪些机构说了算?最终谁来拍板?
李勇:正常情况下 , “指南”没有哪个机构说了算的说法 。 如果一定要有 , 我只好说只能是科学说了算 。 科学是所有学科专业人士的智慧结晶 。 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研究结果 , 每个人的理解或认可程度都会存在差异 。 如果你不同意A学会发起并形成指南推荐意见 , 你完全可以到B学会或其它的学会去发起制订另外的指南 。 实际上 , 只要按照基本的学术界公认的指南制订原则去做 , 任何一个学会都可以制定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临床专业实践的指南 。 但是如果不理睬国际国内公认的评估证据的原则 , 学会内部的会员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可能也不会理睬学会制定的指南 , 自然也不会按照它的推荐去执行了 。
同样地 , 也没有哪一个医学学术团体或机构可以来拍板说 , 某个疾病只能有一个指南 。 做科学和做行政管理是两回事 。 科学思维不是试图通过采取某个指令来消灭问题或实现某个目标 , 而是试图通过释放个体的创造性 , 使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到化解或解除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考虑推进及早的、积极的高血压管理和治疗 。 如果有其它学术团体或专家不认同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推荐意见 , 另外制订一个高血压指南 , 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 对同一个研究资料有不同的考察角度和评价 , 这很正常 。
澎湃科技:从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 , 符合中国人群的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李勇:近20年来 , 我国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呈持续地上升态势 ,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国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 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的危险因素 。 因此 , 控制和管理高血压对我们每一个人健康 , 对全社会和谐稳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 强化高血压的临床诊疗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