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忧虑,为什么?( 五 )


然后 , 每天睡觉前检查下“你的担忧清单” , 看看哪些可以完成 , 哪些是天马行空 。
这样 , 你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点 , 如果写下来仍然困扰着你 , 那请允许自己接纳它们 。
当你用正式的方法看待时 , 担忧反而就不再重要 , 这时 , 你就会自动把视线转移到“事情本身” , 然后想着需要找谁、怎么完成、大概多久 。
2.挑战担忧的想法来自哪
如果你患有慢性担忧和焦虑 , 那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并不会非常积极 , 这比实际上事况的不积极更具有危险性 。
如 , 你可能高估事情难度 , 立即跳到最坏的情况 , 或者你会把每个焦虑当成事实对待 , 甚至低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 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做到 。
这些类型的方法 , 基本被称为认知扭曲(Cognitivedistortions) , 主要特征是:
全有或全无思维 , 非黑即白看待事物 , 没有中间地带 , 如果不行我就彻底失败了;从单一消极经验中过度概括某件事 。
也就是 , 你只看得到消极的一面 , 却忽略了积极的一面;关注做错的事 , 而不是对的事 , 就像考试最后一题很简单 , 答错了 , 就将自己归属到“我很笨”的类别中 。
但是 , 有的人也会积极过度 , 消极太少 。 他们总抱着臆想 , 而实际情况并不客观 。
所以 , 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事情进行解读的前提下 , 你无法将它们归类 。
严格的说 , 对于一件事 , 你应该知道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
要思考一个想法来自哪里 , 在什么情况下得来的 , 是根据自我验证经验得来的还是道听途说后直接贴上了标签 。 找出这些 , 才能将问题连根拔起 。
我时常忧虑,为什么?
文章图片
3.区分可解决与不可解决
事实上 , 当你担忧时 , 暂时不会那么焦虑;大脑反复思考问题会分散你的情绪 , 让你觉得自己在完成某件事 , 但担忧和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
一方面 , 解决问题包括评估现状 , 提出具体步骤 , 然后将计划付诸行动层 。
另一方面 , 担忧很少会带来解决方案 , 不论你花多长时间思考最坏的情况 。 即便真发生 , 你也不会做好准备 。
那么 , 你的担忧可解决吗?如 , 房租问题 , 你可以打电话给房东 , 看看能否缓几天;担心未来会失业 , 那就想想做什么才能增加自己不失业的筹码等 。
注意 , 没有成效、无法解决的担忧指不能落实到行动层的担忧 , 好比 , 如果有天我得重病怎么办?这种不知道什么病、什么时候的忧虑 , 就是杞人忧天 。
4.跟别人谈论你的担忧点
经过分析后 , 如果事情倾向往不好的一面发展 , 自己又拿不定注意 , 别憋着 , 试图找到身边的朋友、专家 , 跟他们谈论你的想法 。
让他们从不同视角给出一些看法 , 询问换成对方 , 会在特定场景下做出同样选择吗?
尽可能将自我意愿、情绪、取舍都表达清楚 , 这样他们才能更了解你的忧虑 。
值得一提的是 , 即便不可控 , 最终执行前 , 也要调整情绪避免陷入过度忧虑 , 毕竟消极想法会在大脑中无休止地重复 , 会让你认为事态失去控制、变得恐慌 , 直至在重压下精力耗尽 。
有哪些试图打断的方法呢?
我经常动一动、跑一圈、打把游戏、追个剧 , 这些都能释放内啡肽 , 缓解紧张 , 增加能量和幸福感 。 更重要的是 , 它可以打断头脑中持续不断的担忧 。
为什么很多主持人上台前5分钟什么都不做?那是因为 , 适当的停止 , 是为了更好发挥 。 上述四种方法 , 我在担忧时经常使用 , 非常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