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忧虑,为什么?

我时常忧虑,为什么?
文章图片
韦恩·戴尔在《你的误区》中谈到:
忧虑是社会流行病 , 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来处理忧虑 。 尤其在不确定性较多的情况下 , 人们更惶惶不安 。
一旦可怕的想法潜入大脑 , 人根本无法摆脱 。 不知道你是否也被担忧所围绕 , 比如:
未支付的账单、即将到来的工作面试、第一次约会、无法复工害怕被边缘化的状态、多进程的工作没处理、亦或身边有感染者、食物短缺怎么办等问题 。
这些自动化想法之所以很难关闭 , 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 指向未来的敞口让认识无法闭合 , 不像日常做事一样可以事事闭环 。
因此 , 你的所有假设似乎都处在不确定之下 , 人的烦躁不安、惊慌失措也就在所难免 。
我们最常见的忧虑包括人际关系、工作/学业表现、财务状况、健康以及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等 。
大多数人往往只是偶尔沉思 , 泛泛地做最坏打算后 , 发现也没有非常可怕 , 想想就过去了;可是 , 过度担心和忧虑 , 就会出现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症状 。
研究认为 , 大约有5%人口受到GAD影响 , 其中不少女性 , 他们总是杞人忧天、内心焦躁、肌肉紧张 , 这会让生活、工作均受到影响 。
一、担忧的定义和症状
心理学教授ThomasBorkovec将忧虑定义为:
“一连串充满负面感情色彩、比较难以控制的想法和画面(Borkovecet.al , 1983 , p.10)” , 人们感到担忧 , 是因为觉得自己可能遭受一些潜在问题 , 需要去预测这些麻烦 , 或试图解决它们 。
它和焦虑有什么区别呢?
忧虑的主要表现是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头疼失眠、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疲乏无力等等 , 你可能会把负面情绪发泄在亲人身上 , 甚至用酒精自我麻痹 。
焦虑主要是心烦、紧张不安、担心害怕 , 伴有心悸、呼吸困难等自主神经功能性紊乱症状 。
许多研究者之所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 因为忧虑者可能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表现(Khoshaba , 2012) 。
按照种类 , 忧虑表现为5种细分的情况:
1.强迫症 。 一些人会花很多时间做重复且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 以驱走一种反复且令他沮丧的想法 。 比如我 , 思虑过重时认为阅读很重要 , 可恰巧静不下心来 。
2.惊恐症 。 你可能因为某件事情未完成或突然就感觉心慌 , 关键在于你想逃避 , 似乎又束手无策还得面对 。 就像你不喜欢那份工作 , 但迫于赚钱的压力你不得不去 。
3.社交忧虑 。 你可能会打心底逃避各种社交活动 , 因为害怕会受到审查、嘲笑或者尴尬的事情 。
我的一位以前非常开朗的朋友 , 自离职几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后 , 就对朋友的约见总是逃避 。
她自认为和朋友见面 , 聊起工作不顺利的事情 , 别人会怀疑是不是她能力的问题 , 与其要解释很多 , 不如不见 , 一旦上班后 , 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
4.恐惧症 。 这是多数人常有的特征 , 当你无法拿捏实质性的危险对象时 , 你不知道这到底会有多可怕 。
例如 , 怕黑、怕高、怕细菌等 。 因为避免接触此类对象或环境 , 所以自己常常受到思维框架的限制 , 但当真正静下心面对时 , 似乎并不可怕 。
5.经常性焦虑以及创伤后情绪病 。 经历或者目击痛苦后难忘那些时刻 , 如暴力虐待、人格侮辱 , 这种因颠覆已有价值观而产生的不适 , 会持续发生 , 主要症状包括在梦中梦见、再次想起、烦躁等 。
然而 , 长期压抑的一些琐事找不到倾诉对象 , 或自认为不公平 , 也会引发过度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