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苗木花卉绽放新生机( 二 )


根据《2023年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对全国70种主要造林绿化苗木进行总体分析 , 其中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杉、杨、槐等34种 , 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柳树、石楠等20种 。 而珍贵树种、乡土树种、优质经济林等有特色的品种供不应求 , 甚至一苗难求 。
“现在这种樟树又高又大 , 但没有人收购 , 砍掉了又可惜 。 ”孔城镇跃进村村民姚永生说 , “前几年 , 香樟树畅销 , 大家就一窝蜂地种植 , 导致数量过剩、市场饱和 , 如今卖不上价钱 。 ”
怎样让老百姓在苗木产业增收致富道路上把准市场脉搏 , 少走弯路?当务之急是建立苗木供需预测预报制度和种苗信息服务综合平台 。
11月19日 , “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 , 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苗木花卉交易信息平台 , 将重点打造苗木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价格指数平台 。
交易平台围绕线上线下交易打造 , 为林木种苗各类企业提供公平、开放、透明的交易平台 , 让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平等、有序地参与种苗生产和交易;信息平台侧重信息汇集 , 收集、整理、规范各类林木种苗资讯 , 开展林木种苗供需预测 , 发布林木种苗信息白皮书;价格指数平台则以线上线下实体交易、政府采购和网上撮合价格为基础 , 拟合不同类别苗木价格指数 , 引导生产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计划 。
“这将为分析苗木供需情况、研判苗木市场走势等提供了科学支撑 , 引导苗木花卉企业合理安排生产 , 缓解供需矛盾 。 ”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信息中心将大大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 , 做到苗木信息一网通看、供需信息一网通传 。
林旅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冬日的肥西县官亭镇官亭林海 , 色彩斑斓 , 美景如画 , 不少游客趁着周末来此游玩 。
“全镇精品苗木发展规模17万多亩 , 其中官亭林海保有量6万多亩 。 ”官亭镇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官亭林海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 , 拥有各类精品苗木近百种 , 栖息国家各类保护动物40多种 。 目前 , 官亭林海景区建设了生态湿地、丰祥湖、疏林草地、现代园林、江淮分水岭、景观亭、花海和7大生态休闲观光区等重要景观 , 已成为安徽省著名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
近年来 , 肥西县以官亭林海为中心 , 对周围的农村进行改造 , 逐步向外围拓展 , 从而推动城乡联动发展 , 吸引更多都市人回归田园生活 。 “官亭林海以生态资源为核心资源 , 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 , 将苗木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 , 进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 ”官亭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
全省各地以苗木花卉产业为基础 ,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大力发展花木零售业、绿化施工业、休闲旅游业 , 提高了苗木花卉的附加值 , 延伸了产业链条 , 增强了发展后劲 。
“在推动传统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 我们大力发展‘苗木+旅游’ , 提升产业附加值 。 ”来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 。
在来安县施官镇贾龙村 , 4000余亩红叶石楠已进入成熟期 , 圆柱形、矮球形、立方体……一排排形状各异的红叶石楠纵横交错 。 经过一个盛夏的酝酿 , 红叶石楠由深深的墨绿逐渐演变成鲜红 。 远处的田野、景观塘以及贾龙民族村在千亩红叶石楠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绝美的生态乡村画卷 。 周边不少游客来这里赏景、拍照 。 “在萧瑟的冬天 , 能欣赏到这大片大片火红的树叶 , 还能品尝正宗的农家美食 , 感觉特别好 。 ”游客周先生说 。
贾龙村以当地连片种植的红叶石楠和北美海棠为特色 , 规划了集“生态种植区”“生态养殖区”“特色生态休闲区”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区 , 打造水果蔬菜采摘区、花卉苗木盆景园、景观石园等一批特色景点 , 形成涵盖自然生态与休闲娱乐的田园综合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