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文章图片
进入6月 , 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已重返正轨 。 但在定点医院 , 与奥密克戎的较量并没有结束 。
4月3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以下简称“仁济南院”)被划定为市级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 。
对于这家以综合实力见长的医院 , 让新冠阳性患者“转阴”只是最基本的任务 。 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解决各类突发状况、应对心理危机等各种棘手问题 , 才是定点医院更为重要的任务 。
也因此 , 医院很多原有的“框架”被打破了:
转运来的病人病情不详 , 不能迅速分诊 , 病区无法严格按专科分类;医生们需要面临那些过去从未考虑过的选择 , 比如 , 新冠治疗和肿瘤治疗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即将生产的孕妇 , 丈夫能不能一同住进妇产科?
甚至新冠治愈后 , 医院的责任依然没有结束:病人出院回家小区接受吗?血透病人回去了有地方继续做血透吗?养老院还没有开 , 孤老没人管怎么办?这些都需要医院和其他部门一一沟通、协调 。
5月底 , 各级医院在院治疗的新冠患者人数降到了四位数 , 仁济南院的在院治疗人数也从最初的近900人降至280人左右 。 这可能是这座城市最后的“战场” 。
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文章图片
仁济南院内进行的腹膜炎手术黄兴摄
1.重建
6月1日早晨7点50分 , 和过去两个多月里的每一天一样 , 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乘坐闭环车辆前往仁济南院工作 。
街道上是久违的喧闹情景 , 车水马龙 , 人头攒动 , 路边的核酸检测点前排起长长的队伍 。
一切都快回来了 。 站在仍处于闭环状态的仁济南院里远远望向马路对面的小区与商铺 , 闵建颖的心一天比一天踏实 。
城市正重返正轨 , 定点医院里的医护们并不敢放松警惕 。 “未来的十天对医护来说 , 是最关注的节点 。 ”闵建颖担心 , 随着社会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 病例数字会有所反弹 , “但无论如何 , 我们已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 ”
两个月前 , 仁济南院刚刚转为定点医院的时刻 , 焦急、紧张和忙碌的景象犹在眼前 。
4月7日中午 , 闵建颖和副院长王争站在医院北门口 , 准备迎接第一批入住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 。
“怎么还有人往外跑?”闵建颖着急得不行 。 病人一旦入住 , 医院的建筑主体都将成为污染区 。 看见大楼里仍有零星的工作人员走出来 , 闵建颖立即通知在楼里逐层检查 , 确保患者入住前所有人撤离 。
从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转型为定点医院 , 需要进行一番动作不小的腾挪 。 4月3日接到通知后 , 留给仁济南院的准备时间只有96个小时 。
在这段时间里 , 南院将原有的200多位住院病人转运至仁济医院的东西两院 , 一部分孕妇分流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 行动自如的患者乘坐大巴离开 , 危重病人则靠十几辆救护车来来回回分批转运 。
内部设备和流程的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 。 医院原本核定的600张床位迅速扩容至将近900张 。 为了提高效率 , 病区按照“准备好一个 , 开放一个”的标准陆续收治病人 。 开舱第一天 , 仁济南院就收治了100多位患者 。
一周之内 , 这座12层楼的定点医院里 , 892张病床都住满了病人 。
与奥密克戎较量的最后“战场”
文章图片
麻醉医生在舱内工作黄兴摄
2.改变
为了迎战奥密克戎如此捉摸不定的对手 , 在定点医院 , 医疗流程发生了诸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