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一个奇妙的方剂,可治眩晕头痛,还降血脂、降血压、双向调节睡眠

冠心病|一个奇妙的方剂,可治眩晕头痛,还降血脂、降血压、双向调节睡眠

文章图片

冠心病|一个奇妙的方剂,可治眩晕头痛,还降血脂、降血压、双向调节睡眠

在日常生活中 , 对于眩晕头痛、胸闷呕吐这样的情况 , 可谓是屡见不鲜 。 那么 , 这些病症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其实 , 关于这方面的病因病机也是五花八阵 , 不过 , 对于这种情况 , 《黄帝内经》有“诸风掉眩 , 皆属于肝”的说法 , 《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之说 。 而事实上 , 肝风上扰、湿痰作祟的情况 , 往往比较多见 , 而针对肝风痰湿导致的眩晕头痛、胸闷呕吐等疾病来说 , 有一个奇妙的方剂 , 自创方以来 , 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 它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是清代名医程钟龄《医学心悟》里的一个奇妙方剂 , 全方由“半夏一钱五分 ,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 , 白术三钱 , 甘草五分”等六味中药组成 , 在煎煮时 , 加入生姜一片 , 大枣一枚 。 不过 , 相对来说 , 这个方剂的剂量还是有些偏小 , 可以按照原方适当调整一下剂量 , 比如:半夏9g , 天麻6g , 茯苓6g , 橘红6g , 白术12g , 甘草3g , 生姜一片 , 大枣1枚 , 水煎服 。 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燥湿化痰、平肝息风的作用 , 适用于风痰上扰证 , 临床上以眩晕头痛 , 胸闷呕恶 , 舌苔白腻 , 脉弦滑等为特征;不过需要记住的是 ,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 则并非本方所宜 。
对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配伍 , 也是颇有讲究的 。 全方以半夏、天麻为君药 , 其中半夏起到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 , 旨在治痰 , 天麻起到平肝息风的作用 , 意在祛风;以白术为臣药 , 健脾燥湿 , 杜痰生源;以茯苓、橘红为佐药 , 其中茯苓健脾渗湿 , 橘红理气化痰;以甘草为使药 , 主要起到调和诸药、和中健脾的作用 。 而煎服时所加的生姜大枣 , 如果算进配伍的话 , 可以作为佐药 , 主要起到调和脾胃的作用 。

对于半夏白术天麻汤 , 为什么是以半夏、天麻为君药 , 而不是以半夏、白术、天麻为君药呢?主要还是得看药物的具体作用 。 《本草从新》指出 , 半夏“为治湿痰之主药” , 《本草纲目》指出 , 天麻“为治风之神药” , 因此 , 《脾胃论》曾旗帜鲜明的指出 , “足太阴痰厥头痛 , 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 , 风虚内作 , 非天麻不能除” 。 由此可见 , 半夏与天麻两味药在全方之中虽然剂量不是最大的 , 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最主要的 。 对于白术 , 清代名医邹澍在《本经疏证》中说 , “白术治眩 , 非治眩也 , 治痰饮与水耳” 。 所以 , 白术放在臣药位置 , 也是恰当的 。
对于半夏白术天麻汤来说 , 实际上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 , 《本草备要》中说 , “二陈汤为治痰之总剂” , 在二陈汤的燥湿祛痰的基础上 , 加上天麻平肝息风 , 让祛风的能力增强 , 加上白术健脾燥湿 , 是杜绝生痰之源 。 不过 , 在《医学心悟》里 , 不止一个半夏白术天麻汤 , 另一个半夏白术天麻汤 , 减去本方的白术二钱、生姜一片 , 增加大枣一枚 , 蔓荆子三钱 , 主治痰厥头痛 , 虽然健脾之力不及本方 , 但是清利头目之力却更胜一筹 , 可以作为姊妹方看待 。
对于半夏白术天麻汤 , 主要的适应证是风痰上扰的眩晕证 , 主要针对的病症是以眩晕为主 , 而主要病因是风痰邪气 , 因此 , 在临床运用的时候 , 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加减化裁 。 比如 , 湿痰偏盛、舌苔白滑的话 , 可以加泽泻、桂枝 , 增强利湿化痰的能力;如果肝阳偏亢 , 可以加钩藤、代赭石 , 增强潜阳息风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