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品牌:从0到1,传统企业做大健康消费品的7个方法

疫情常态化防疫下 , 人们更加切身的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 , 使得我国医药大健康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均变得炙手可热 , 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衣食住行 , 吃喝玩乐”凡事沾上“健康”二字都备受市场追捧 。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已突破8万亿元 , 并预计2021年将达到12.9万亿元 。 大健康到底“火”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 , 你拿起手机 , 打开任意一个电商平台 , TOP20的品牌几乎都是带有“健康”概念的产品 。
最近热点的“共和长子”——华北制药集采断供 , 东北制药“卖身” , 老药厂的悲歌 , 令人唏嘘 , 也令人警醒 。 华北制药、东北制药所遇到的问题 , 是新消费时代 , 传统医药大健康普遍面临的生死难题 。 如何迎合新消费时代的健康需求 , 这不仅是老药企的问题 , 更是千千万万传统企业的难题 。
传统企业 , 如何从0到1做大健康消费品?
我们在研究近100个传统企业的“大健康转型”战略与执行路径 , 并结合16年来操盘的50多个一线医药大健康企业的市场实战成功案例 , 我们总结出传统企业做大健康消费品的7个有效方法——
方法1:切入细分品类赛道
“品类”一词 ,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这个词最初广泛用于销售管理领域 。 “品类即商品的分类 , 一个品类分类就代表了一种消费者的需求” 。 所以 , 细分一个品类 , 就会出现一个新赛道 , 这是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 。
一个产品进入市场 , 都具有一个天然的“品类” , 为了提高消费市场的认知 , 都会强化这个“品类” 。 这是从消费者心智出发的思考模式 , 也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动机模式 。 通常 , 企业都是利用消费者的这种思考与动机模式 , 切入到细分品类赛道的 。
案例:江中集团开启猴姑米稀品类
比如在洞察到现代消费者来不及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带来的胃问题后 , 江中集团研发了江中食疗猴姑米稀 , 主打调养脾胃的早餐食疗产品 , 切入到“米稀”品类新市场 , 做大健康的消费品 。 诉求源于健脾养胃经典古方 , 凭借药企背书下的出色品质和显著的养胃效果 , 猴姑米稀一进入市场 , 便斩获一批铁粉 。
猴姑米稀2016年底上市 , 到2018年618年中大促期间 , 天猫旗舰店销售累计突破1800万元 , 稳居冲饮麦片品类榜首 , 天猫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 。 从0到1 , 江中集团猴姑米稀仅用了1年半 。
智绘品牌:从0到1,传统企业做大健康消费品的7个方法
文章图片
江中猴姑米稀的市场成功 , 带动了整个“米稀”品类的市场发展 。 从整个代餐行业来看 , “米稀”被众多的代餐企业作为主要宣传卖点 , 大幅拉动了消费者最终购买欲望 。 在江中猴姑米稀的带领下 , 福事多、金日禾野、暖心纪、wellfood/井粮食品等企业 , 纷纷杀入“米稀”品类市场 。
方法2:抓住颜值经济
“颜值即正义” , 这是现代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古往今来 , 人类在追求美的路上 , 从未停下探索的步伐 。 随着直播、短视频的普及 , 外貌好看的人不断走红 , 在博取流量的同时 , 直播带货、种草授课 , 高颜值也确实带来了高经济 , 成为了通往成功的捷径 。
“颜值”的社会大需求 , 催生了行业大市场 。 “颜”字当头 , 但凡跟颜值相关的事物 , 通常都受到追捧 , 赚个满钵 。 颜值经济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 在“颜值”行业大蛋糕的诱惑下 , 众多的企业纷纷转型入局 , 希望“分得数千亿颜值经济的一杯羹” 。
案例:桃花姬 , 让传统滋补走到健康美颜
面对市场的年轻化 , 传统滋补的东阿阿胶 , 不得不转型年轻快消化 。 桃花姬便是东阿阿胶从传统滋补 , 走向大健康消费品化的战略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