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连翘本草考证――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摘要]目的:中药连翘性微寒、味苦、无毒 , 入肺、心、小肠经 ,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 , 被喻为“疮家圣药” 。 现代临床医学常用其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炎、肝炎、脑膜炎等 。 连翘入药历史悠久 , 但在其历史沿用过程中 , 多有变化且出现同属植物混淆应用现象 。 为了解连翘的用药历史 , 保证药材来源 , 本部分通过梳理中医药古籍 , 依次从连翘的名称、品种、产地、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归纳考证 。
中药连翘本草考证――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文章图片
一、名称考证
“连翘”一词最早见于《尔雅》中 , 其记载:“连 , 异翘” 。 孙星衍等所辑《神农本草经》中称:“连翘 , 一名异翘 , 一名兰华 , 一名折根 , 一名轵 , 一名三廉” 。 《新修本草》注云:“此物有两种 , 大翘 , 小翘” 。 《本草图经》亦记载:“连翘 , 有大翘、小翘二种” 。 《滇南本草》则以“苦连翘”收载 。 《本草蒙筌》中记载:“连翘 , 花细瓣深黄 , 实作房黄黑 。 因中片片相比 , 状如翘应故名” 。 《本草衍义》曰:“连翘 , 亦不至翘出众草 , ……折之 , 其间片片相比如翅 , 应以此得名尔” 。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曰:“按尔雅:连 , 异翘 。 则本名连 , 又名异翘 , 人因合称为连翘” 。 此外 , 《本草求真》、《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古书记载连翘皆以“连翘”为品 。
中药连翘本草考证――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
文章图片
中药连翘本草考证――北京至道中医研究院 贾晓周】二、品种考证
连翘作为传统的药用植物由来已久 , 但在其历史沿用过程中多有变化 。 经过对连翘原植物的名称、药用部位及原植物形态的本草考证发现 , 连翘的众多别名、异名多来源于历史的沿袭 。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连翘“处处有 , 今用茎连花实也” 。 《外台秘要》治痈疽肿毒用“连翘草及根各一升”煮汁服 。 茎和花实同用 , 这实际上是用地上全草 , 这样的用药方法古今都是草本植物 , 而木本植物茎、叶、花、果混合入药的几乎没有 。 木本植物茎、叶、花、果都能入药者也都是单独入药 , 功效并不相同 。 陶氏言连翘花实和茎同用 , 最早《尔雅》将其收于“释草”中 , 而到后来唐代《外台秘要》明确指出是“连翘草” , 宋代《本草图经》将其收录于“草部” , 推测此前的药用连翘是草本植物 , 而不是今日木犀科的木本连翘 。
苏恭说连翘“作房翘出众草” , 《本草图经》云:“茎赤色 , 高三四尺 , 花黄可爱 , 秋结实似莲作房出众草” 。 木犀科连翘高2‐3m , 和“三四尺”相距甚远 , 而金丝桃属植物一般都不太高 , 和本草记载相同 , 如湖南连翘(黄海棠)HypericumascyronL.植株高50‐130cm , 小连翘H.erectumThunb.exMur‐ray高30‐70cm , 和《本草纲目》[8]所载的“茎短 , 才高一二尺”也完全相符 。 《本草图经》云:“根黄如蒿根” , 李时珍在青蒿释名项下引晏子云:“蒿 , 草之高者也” 。 说明蒿是指较高的草 , “蒿根”必然是指草本植物的根 , 而草本植物的根和木本植物的根形状差异是很大的 , 连翘的根如“蒿根”也说明连翘是草本植物 , 而藤黄科金丝桃属某些植物的根的确色黄 , 和《本草图经》所载“根黄如蒿根”相符 。 结合《证类本草》“鼎州连翘”图(图1)核之 , 可认为从汉魏六朝 , 一直到唐宋 , 都是以金丝桃属植物贯叶连翘(湖南连翘、黄海棠、红早莲)HypericumascyronL.的全草作为最早药用连翘的正品 , 而其同属近缘植物也有供药用者 。 现代研究证明贯叶连翘有较好的抗抑郁、抗焦虑、抗HIV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 。 中国应用贯叶连翘比木犀科连翘还早 , 因此贯叶连翘应是一种传统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