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时的几滴血,能改变遗传病孩子的结局吗?( 二 )


蕾妮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 」
她和斯克特的婚姻也岌岌可危 。 婚前两年 , 他们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摩擦 , 但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 , 她甚至觉得如果孩子真的患病 , 自己可能要成为一个单亲妈妈了 。
如果他们没有明星身份 , 以上种种很可能被简化为假阳性数据库中的一条数据 , 它就是关于那段灰暗经历的唯一官方记录了 。
苯丙酮尿症筛查:「侥幸」的成功?
拜奥夫妇开启与新生儿筛查有关的公益事业时 , 这项政策已经在美国实行了46年 。
最早被筛查的疾病是苯丙酮尿症(PKU) , 这是一种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的氨基酸代谢病 , 通常在患儿3~6个月大时出现神经异常、毛发浅淡、汗尿鼠臭等症状 , 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低苯丙氨酸的饮食 , 若不及时治疗 , 会严重损害智力和运动能力 。
人们普遍认为其缘起于微生物学家罗伯特·格思里的研究 , 他有一个刚出生就智力发育迟滞的儿子 , 还有一个被诊断出PKU的侄女 。 他原本的研究方向是癌症 , 后来转向PKU筛查 , 并活跃在全国智障儿童协会的地方分会 。
上世纪60年代 , 他和助手发明了一种抑菌试验 , 用新生儿的足跟血进行PKU的症状前诊断 。 这为大规模筛查提供了可能——此前 , 唯一的方法是检测尿布中新鲜尿液的苯丙酮酸水平 , 仅在婴儿出生后6~8周可靠 , 而那时脑损伤可能已经发生了 , 因此不适合全民性的筛查 。
当时恰逢肯尼迪总统大力支持减少智力发育迟滞 , 批准使用联邦资金资助相关研究 。 1962年 , 儿童局就资助了一个试点项目 , 使用格思里试验为29个州的40万名婴儿进行PKU筛查 。
医学界的反对声四起:且不论这个新发明的试验准确性如何 , 当时对于PKU的原理不甚了解 , 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的有效性也还是未知数(直到筛查启动5年后 , 才有研究确认尽早启动该疗法能使患儿长期受益) 。
即便如此 , 筛查还是很快得到推广 。 截至1965年 , 即试点项目启动3年后 , 50个州中已有27个强制执行筛查 , 到了1973年 , 名单中又增加了16个州 。
格思里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作为发起者 , 他绕过了持反对意见的专家 , 与立法委员、媒体接触 , 并借助自己在智障儿童协会的力量推动立法 。 一些PKU患儿的家长也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 美国国家科学院一份1970年代的记录显示 , 医学界与病友组织的拉锯影响了12个州的立法委员 。
还有一些运气成分:马萨诸塞州在筛查的前1000名新生儿中就检出了第一例PKU , 接着又在5.2万个样本中检出了9例 。 它成为美国第一个立法要求新生儿筛查PKU的州 , 也是唯一一个医学界没有组织起来反对筛查法案的州 。
然而 , 后续该州又筛查了5万人 , 才出现第10例阳性 。 如果发现第一例PKU也需要这么久 , 很难说人们是否还会对筛查如此热忱 。
华盛顿特区的情况则相反 , 在筛查的头3年 , 没有一名新生儿被诊断出PKU , 因此卫生官员决定将这部分资源挪作他用 。
此后的数十年 , 越来越多的疾病被纳入新生儿筛查 。 各州囊括的病种不尽相同 , 在21世纪初 , 最少的有3种 , 最多的有36种 。
刚出生时的几滴血,能改变遗传病孩子的结局吗?
文章图片
2000年 , 美国各州新生儿筛查情况 。
数据来源:2000年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特别小组
图源:《拯救婴儿?新生儿基因筛查之谜》
2005年 , 美国卫生资源与服务管理局召集了一个特别小组 , 让其推荐一组病症 , 以期统一各州 。 最终有29种「核心疾病」和25种「次要疾病」入选 。 新生儿扩大化的浪潮涌起 , 5年后 , 所有州强制筛查的「核心疾病」都超过了27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