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本文转自:南海网
今日白露
炎热的夏季逐渐退场 , 阵阵凉风带来更多秋天的气息
“白露秋分夜 , 一夜凉一夜 。 ”白露是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
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 , 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 , 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
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三候
白露后五日为初候 , 鸿雁来 。 秋重 , 鸿雁自北而南迁徙 , 大者为鸿 , 小的称雁 。
再五日为二候 , 玄鸟归 。 燕子是春分而来 , 秋分而去 , 它是北方之鸟 , 南飞带来生机 。 如今红花半落燕归去 , 秋风萧瑟 , 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
再五日为三候 , 群鸟养羞 。 这个“羞”同“馐” , 是美食之义 。 “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 , 纷纷储食以备冬 , 如藏珍馔 。
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拍客专栏摄影师麻贵云摄
????饮食
在饮食上 , 人们会酿“白露米酒” , 也会吃番薯等等 , 为适应天气变化 , 温补、润肺的食物成为受欢迎的食品 。 如:
蔬菜类:莲藕、菠菜、百合、银耳;
水果类: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柿子、枇杷、乌梅;
五谷类:糯米、薏米、芝麻、核桃、莲子;
荤食类:猪肉、鸭肉、乌鸡 。
以上食物都有“滋阴、润燥、益胃、养肺”的功效 , 此时要多吃 。
而人参、沙参、西洋参、川贝等药材也有“滋阴益气、宣肺化痰”之效 , 对缓解秋燥很有帮助 , 可遵医嘱合理服用 。
在南方一些地区 , 人们于白露前后采集“十样白” , 以煨乌骨白毛鸡 , 认为食后可滋补身体 。 这“十样白” , 一般是10种名称带“白”字的草药 , 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 , 表示和“白露”字面上的对应 。
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起居
基础病、慢性病人群注意防“秋病”
时热时凉的天气 , 让“秋病”随之而来 。 本身有基础病、慢性病的人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防“秋病” 。
从炎热的夏季到即将进入秋季 , 气温变化较大 , 首当其冲受刺激的就是人体的呼吸道 。 免疫力功能紊乱与失调 , 人体抵抗力下降 , 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从而引起呼吸道疾患 。 而随着气温波动 , 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 , 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 。
同时 , 相比夏日的酷暑 , 春秋季的气温其实是最适合病菌滋生、传播的 , 例如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 , 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 天气渐渐凉爽 , 食欲会有所增加 , 易暴饮暴食 , 致使胃肠负担加重 , 功能紊乱 , 加上昼夜温差较大 , 易引起腹部着凉 , 可能诱发结肠过敏 , 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
在这个节气中 , 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 , 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 , 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 , 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 。 因此 , 在这个时节 , 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 , 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 , 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 , 注意冷风、尘土、落花、落叶等因素引发过敏 。
润燥、防“凉”、早卧早起……聊聊关于白露的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
秋季的荷塘 , 荷花褪去了艳丽的装束 。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客户端专栏摄影师林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