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一文学习下

“来 , 我给你看我刚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内容 , 说的就是吃得少更健康长寿!你天天说我不吃晚饭不好 , 这下没话说了吧”
“反正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 别人一说什么你就觉得是对的”
陈女士经常不吃晚饭减肥 , 看到关于少吃对身体好的内容 , 于是分享给其丈夫看 。
少吃点相信是很多正在减肥的人采用的一个办法 , 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变瘦 , 瘦下来了身材也就更好了 , 自己就会重拾自信 。
饭吃七分饱 , 也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 , 觉得少吃点确实是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长寿的 , 而且还能拥有一个好身材 。 但真的是这样吗?吃得少活得久 , 有没有科学依据?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 在生活中也做错了 ,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到底怎么吃才好?
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一文学习下】吃得少一点 , 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若每天都是不吃到撑不作罢 , 久而久之 , 体内各个器官的压力都会大大增加 , 功能就容易下降 , 发生病变的几率也会升高了 。
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所以少吃一点可以给身体减负 。 负担少了 , 器官工作起来也会更顺利 。 这样体内就不容易堆积过多的代谢物质了 , 进而就不容易肥胖 , 对于保持好身材也有好处 。
皮肤的代谢也会比较正常 , 状态也会比较好 , 而皮肤好 , 整个人看上去就会更显年轻 , 与每天都吃得很饱的人相比 , 自己老得会慢一点 。
吃得少活得久 , 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
这些好处并不是说说而已 , 吃得少活得久是有科学依据可以表明的 , 而且不止一个: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成人(不肥胖)从饮食中减少大约三百卡的热量 , 可以改善血压等指标 , 对于控制体重也有益 。
《自然》杂志子刊上的一项对于小鼠的研究发现:
年轻时候就开始减少食物 , 维持下去 , 会更健康 , 寿命更长 。
由此可见 , 少吃一点却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 。
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但是怎么个少法 , 可能不少人理解错了 , 比如文章开头的这位陈女士 , 她经常不吃晚饭 , 这种吃得少的方法 , 长期下去健康吗?
可能最后她的体重的确有所下降 , 但是长期忽略晚饭 , 从健康角度上讲 , 并不是一件好事 。 经常这样 , 会影响到肠胃的正常生物钟 , 而且晚上睡前可能还容易饿 , 一饿就难以很快睡着 , 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 久而久之 , 对维持体内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正常都不利 。
由此可见 , 虽然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 , 有一定的道理 , 但是若理解错了 , 做错了 , 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 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少”呢?
我认为摄入食物的总量要少一点 , 因为很多人每天除了吃三餐 , 还会吃一些零食 , 甚至各种零食吃太多了 , 不吃正餐了 。 所以零食应该要少吃一点 。
吃得少活得久,有科学依据吗?该如何理解?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另外 , 每顿饭吃的总量也要少一点 。 但个人体质有差异 , 到底吃多少才不算多 , 才是比较合适的呢?虽然这没有统一标准 , 但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 , 每顿饭吃个7-8成饱比较好 , 看自己的感觉 , “已经不饿了 , 不吃也可以了 , 但吃也还能吃下去” , 到这种状态就差不多可以不吃了 。
但是以下三个方面 , 建议不能少:
(1)食物种类不能少
如果长期只吃一类食物 , 容易缺乏它里面没有的营养 , 进而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衰老加快等问题 , 疾病也容易找上门 。 所以在此提醒不管是长期只吃肉或者只吃素的人 , 都要注意均衡饮食 , 不要总挑食 , 建议蔬菜、鱼类、肉、蛋、奶类这些食物都要吃点 , 而且主食也要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