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5项指标决定肾病结局,全面稳定住,可保护好肾功能

肾病|5项指标决定肾病结局,全面稳定住,可保护好肾功能

文章图片

肾病|5项指标决定肾病结局,全面稳定住,可保护好肾功能

文章图片


【肾病|5项指标决定肾病结局,全面稳定住,可保护好肾功能】肾功能的情况是好是坏 , 需要我们自身的感受 , 同时更客观地反应还离不开一些指标的检验 。 慢性肾脏病进程中 , 随着肾功能的损伤 , 异常的指标会越来越多 , 且伴随着身体不适症状的情况会愈加明显 。

慢性肾病的治疗是延缓肾功能的过程 , 在改善肾功能发展过程中恢复指标和缓解症状 , 维持病情的稳定 。

多数指标变化是因为肾功能的损伤出现异常 , 但同时又成为加速肾衰竭进程的助推剂 , 因此在病情治疗过程 , 必须要及时地纠正 , 系统的稳定住 。

其中有5项指标是必须重视维持稳定 , 对延缓肾功能发展更有益处 。
第一项:微量白蛋白尿免疫类型的肾病一般血液内免疫炎症反应活跃 , 长此以往会损伤肾小球基底膜 , 导致蛋白质的流失 。 漏出的蛋白包含多种类型 , 如白蛋白、α1微球蛋白、脂蛋白、酶类和肽类激素等等 。
其中白蛋白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成分 , 通常只要有极少量流失 , 从尿液中排出就可以监测到 。
微量白蛋白的检查通常是针对血流异常引起的肾小球损伤类型的肾病更为敏感 , 而免疫炎症损伤引起的肾小球损伤 , 通常炎症反应不是很激烈时 , 尿蛋白流失量小 , 但也一般在0.3克以上 , 所以不需要进行微量筛查了 。
而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类型肾病是长期高血压血糖引起肾功能损伤 , 一般只要有轻微蛋白流失 , 肾小球硬化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 因此要注意及时控制白蛋白的流失 。

第二项: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二者都是反应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 , 一般时候可互相替代 。
24h排尿监测可以更准确了解整体蛋白的流失量 , 以此来判断整体肾小球的损伤情况 , 通常是流失量越大说明肾小球损伤越严重 , 还有一点是病理损伤严重 , 且炎症反应越活跃 , 尿蛋白流失量也会越大 。
长期尿蛋白流失超过1克以上对肾功能的影响很大 , 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发展 , 致使肾衰竭风险高 。 及时控制住更有助于肾功能长久稳定 。
第三项:血浆白蛋白肾小球的损伤导致蛋白从尿液中流失 , 这些蛋白可与肌酐不一样并不是多余的部分 , 而都是对人体有利的优质蛋白 。 所以当尿蛋白增多时 , 血浆白蛋白则会减少 。
血浆蛋白减少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的情况 , 引起血液流通缓慢 , 血栓风险升高 。
所以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还需重视这项指标的稳定 。

第四项: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稳定反应出的是肾脏血流情况 , 尤其是进入到肾功能不全阶段后 , 肾脏损伤严重 , 血液内毒素水平高 , 导致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 致使生成血红蛋白减少 , 诱发肾性贫血的发生 。
贫血会进一步加速肾功能恶化 , 同时影响到心脏、神经等系统的健康 , 对整体病情的恢复非常不利 。 所以当毒素升高后注意血红蛋白的监测 。
一般血红蛋白监测男性患者不能低于120g/L , 女性不低于110g/L最好 。

第五项:二氧化碳(碳酸氢根)不少肾友没注意过这项指标 , 它通常检查的时候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电解质等相关指标在一起 。 二氧化碳的指标反应的是血液内碳酸氢根离子的情况 。